首頁 以你為名的光芒

○第四話

[一]

除了於耀和紀光咲,曾霆從小到大沒帶過任何同學去自己家。

曾霆家住在市重點陽明高中對麵的小區。這小區的樓房是1998年建成的小高層,在周邊鱗次櫛比動輒三十層的新式高層住宅對比下略顯寒酸,外牆塗料日漸斑駁,內部格局也比較小,但二手房價依然高得離譜,正因所謂的“學區房”概念。

按規定,全市小學生就近入學,如果想進入優秀的小學,戶口就必須掛在附近,這讓優秀小學周邊的房源炙手可熱。曾霆家居住的小區就是其中之一,對口優秀的幼兒園、小學、市重點高中及其附屬初中,再加上距離地鐵、銀行、郵局、醫院和大賣場都很近,他父親從原房主手中買下二手房時如獲至寶。

曾霆討厭的卻正是這學區房。父親買房的初衷之一也是讓兒女受最好的教育,可惜無論曾霆還是曾宓都沒能考上陽明中學。當旁人聽說他家庭住址時第一反應總是:“住在陽明對麵啊!那怎麽不去陽明上學?”讓人無言以對。

曾霆在這件事上異軍突起的自卑心沒有讓任何人覺察,雖然於耀和紀光咲都知道他不喜歡自己家所處的小區,但他們卻都以為是因為他嫌住房檔次太低。

年代久遠的小高層確實與曾霆父親以億計數的資產不相符。

曾霆上小學時,他父親經營著市中心地段的百貨商場,他上初中後,由於空前的地產熱,父親就不再經營百貨商場,轉而投資樓盤開發,成了房地產商。自己家開發的高檔高層住宅小區中隨便一套房子都比目前居住的強,但父親鐵了心,寧可閑置自家的別墅也要住在這裏。

“你不懂,”父親對多有抱怨的曾霆給出的理由是,“當官的都住在這裏,隻有跟他們搞好關係,爸爸才能拿到地。”

當官的,指的就是像紀光咲父親那樣的人。他們在政府部門工作,單位分的房子就在這個小區裏與曾霆家相鄰的那棟。曾霆對他們這個群體最直觀的印象來源於過年後單元口垃圾桶裏整隻丟棄的金華火腿,他們住在如此寒酸陳舊的樓房裏,卻不是窮人,手中掌握的權力甚至能主宰像曾父這樣身家過億的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