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生之紅星傳奇

第五十八章 清溪鎮大捷(一)

鎮遠地處湘黔兩省的懷化、銅仁和黔東南三地區五縣接壤交匯之處,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秦昭王三十年設縣,宋紹定元年改稱鎮遠州。

鎮遠是黔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外山上有苗嶺古長城拱衛城區,城內有明清鼎盛時期修建的“兩湖”、“江西”、“四川”、“秦晉”等八大會館和“萬壽宮西樓”、“東嶽廟戲樓”、“火神廟戲樓”、“北極宮戲樓”等十二座戲樓,明代大小說家吳敬梓就把鎮遠稱為“歌舞地”。在“S”型的舞陽河勾畫出的“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的天人合一的太極圖上,一條條“歪門邪道”勾連起石板、磚瓦造就的江南水鄉四合院和懸空而立的木質吊腳樓,把古城襯托的越發安詳、古樸。

鎮遠的商業十分發達,稱得上是湘黔兩省的物資集散地,富商巨賈雲集,豪宅大院密布。老百姓流傳的“鎮遠街,人擠人,挑窯罐的被撞破,擔桐油的擠不出城”,為鎮遠的繁華做了注腳。

鎮遠也是中國現代重工業的發祥地,清末“洋務運動”興起,張之洞、李鴻章在鎮遠修建了中國第一座鋼鐵廠青溪鐵廠,生產的“天字第1號”鋼錠就存放在鎮遠。

鎮遠又是由湖南到貴州、雲南的交通要衝和軍事戰略要地,陸路直通黔滇,水路由舞陽河下沅水直達洞庭,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黔東重鎮”之稱。古人多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欲據滇楚,必占鎮遠”的論述。南宋末年,元軍與宋軍在此連年攻戰,明太祖朱元璋征伐雲南也是以這裏為要點的。至今縣城的四官殿仍然供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名將,佐證了鎮遠因軍興商、因軍興城的曆史。

曆史上,鎮遠是荊楚入夜郎棄船登岸之地,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交往的捷徑和必經之地,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印度總理尼赫魯少年時就曾經隨師到鎮遠青龍洞講經求學,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