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華走後,劉一民問羅榮桓怎麽這麽巧,幾個人這個時候一起過來?
羅榮桓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說:“胡底告訴我你要送小倪醫生走,而她本人並不想走。所以我們就過來看看。怕你一時衝動,硬把小倪醫生趕走了。我們還有好幾個重傷員處於昏迷狀態,暫時離不了她。”
劉一民心裏想,我早就知道你們在門外,不說而已。明明是在外麵聽牆根,還非要說的這麽冠冕堂皇,真服了這些老紅軍了。想想曆史上一個老紅軍領導在延安結婚,結果當天晚上聽牆根的都是一些後來的大將、上將,就不禁莞爾一笑,老子還沒有結婚呢,你們就開始聽牆根了。這要是將來有了對象結婚,你們還不聽一夜啊!
看見劉一民微笑,羅榮桓就越發不好意思了,忙轉移話題,問有沒有楊虎城部的消息。
劉一民說暫時沒有,三軍團彭軍團長也沒有敵情通報。不過,隻要我們卡住他往漢中的退路,他要麽被殲,要麽退往安康。往川東方向撤退,估計可能姓不大,但也不能排除。不管他往哪裏跑,最後都是要被解決的。不過楊虎城此人比較傾向進步,最好能把他的部隊收編,加以改造,就又是一個能征慣戰的五軍團。
說起五軍團,劉一民心裏就有點發疼,想想季振同等原五軍團領導人的遭遇,再想想留在中央蘇區的被審查的五軍團那些幹部戰士的結局,就感覺一定要在進陝西前再見見[***]、周副主席,討論一下如何更好的處理張國燾的問題,不能讓這隻妖蛾子再鬧出什麽花樣來,讓英勇善戰的四方麵軍再遭受莫名其妙的損失。
想起四方麵軍,來自後世的劉一民自然知道,曆史上四方麵軍之所以斷然放棄川陝根據地,主要原因固然是服從中央命令,策應中央紅軍北上。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川陝根據地被極左思想折騰的經濟崩潰,大軍衣食無著,不得不另行選擇根據地,解決吃穿問題。其實,曆史上張國燾早就想轉移,是徐向前感覺可以依托根據地打一仗,擊垮川軍圍攻,才有了嘉陵江大捷,部隊也才從五萬人擴大到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