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第一個綜合門市在威海麻子二墩開業,售賣糧食、成衣、鹽巴、鐵器、煙草、茶葉,裏麵結構就如同八十年代的供銷社,每個櫃台一個人,另有一個掌櫃和兩個收銀員,這個掌櫃就是李冉竹,短短時間她就把雜亂的準備工作理順,基本達到了劉民有的要求。
人們對這個半官方的店十分信任,裏麵所有商品明碼實價,門口還擺了公平秤,買家可以自行驗證,不用擔心挨宰,所以開業當天生意就十分火爆,其他同類店鋪生意暴跌。
綜合門市糧食價格與墩堡中其他的兩家糧店一樣,食鹽更是直接向一些屯戶買的,幾乎不賺錢。要在海邊賺食鹽的銀子有很大難度,山東沿海私鹽遍地,中葉以後,明廷曾經在邊遠和沿海地區改引鹽法為票鹽法,減少手續,直接以票販鹽,也包括文登一些地區,但是這裏不像內地,三麵都是海,私鹽價很低,更有很多是自熬自用,所以仍然收效甚微。威海的很多屯戶就是自己熬鹽,兩人考慮一番,暫時不在麻子墩賺這個錢,售賣價格基本和私鹽一樣,隻起到吸引顧客的作用,讓他們順帶消費一下其他東西。
煙草的銷量也不用他們擔心,文登地區有不少人種煙草,抽的人更多,男女老少都有,都是因為普遍認為能驅寒除濕,加上煙草的成癮性,北方普及速度極快,劉民有甚至看到過幾歲的娃娃拿著煙鬥抽煙。
南方的福建等地是將煙草做成煙絲,用煙鬥吸食更方便,北方工藝差些,大多還是用煙葉做成碎塊,南方的煙絲價格就貴一些,劉民有目前的貨源也是從登州買來,他雖然反對吸煙,但是也說服不了其他人,最後隻得規定十歲以下不能抽煙,至於收效如何,他也不太樂觀。
麻子二墩還開著一些商鋪,大多是威海各位地頭蛇的產業,也有寧海州一些官吏和縉紳,文登營那邊同樣如此,周洪謨走後,陳新派人接收了幾個官鋪,周洪謨親屬開的兩個鋪子仍然保留著,因為陳新在臨清同樣需要周洪謨關照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