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
禦書房裏,大明天子崇禎將手中的密折扔在了案幾上,一臉都是憤怒之色。
在他身邊,是司禮秉筆太監提督東廠的曹化淳,他躬身垂首,臉上卻毫無喜怒。
那密折是他呈上的,上頭內容他當然一清二楚。
“真是胡鬧,這些豎子,太祖皇帝剝皮實草,都是便宜了他們!”崇禎餘怒未消:“分明是有功之臣,卻被他們逼得唯有將自家秘技公這於眾!”
密折中所言,正是俞家拍賣種珠法之事。隻不過從南直隸到京城之中時間較晚,這又不是八百裏加急的軍國大事,因此崇禎接到密奏時,已經是二月十九曰,他就算有心要阻止此事也不能了。
“萬歲爺息怒,萬歲爺息怒。”曹化淳是非常了解自己伴隨多年的這位皇帝的,他小心翼翼地道:“此事如何處置,全由萬歲爺聖斷,若是萬歲爺覺得那姓俞的小小弓手受了委屈,那不是他的委屈,反倒是他天大的造化!”
“就你這老貨嘴巴能說,朕還不知道你那點心思?”
崇禎忍不住罵了曹化淳一句,不過臉上的神情卻要好看一些了。確實,若不是那些貪鄙之官步步逼迫,讓俞家出售種珠之術,他還沒有這麽好的機會,市恩於俞氏呢。
故此,這確實是俞國振的天大造化!
沉吟了會兒,崇禎道:“既是如此……這事情就交給你去辦了,朕若是出麵,必然又是一番大折騰,對那個俞國振未必是好事。國振,國振……這個名字,取得好啊。”
“正是,萬歲爺聖明,若非萬歲聖賢,哪裏會有這等少年英雄降世!”曹化淳拍了一下馬屁,然後又道:“以奴婢之見,也就是萬歲爺去除魏殲勵精圖治,才有這般臣子,就連錢謙益那愚頑之輩,也為萬歲爺所感化,暗募勇士,助俞國振立功。”
崇禎當然知道,曹化淳那句話實際上是提醒他不要忘了錢謙益的功勞。崇禎很反感臣下結黨,這也是他將閹黨踢翻之後,將東林黨的錢謙益等人同樣驅出朝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