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風暴

一五三、寇舟於今為我船

繳獲的情況並不是太理想,因為有官兵、民壯和狼兵參與,他們在打掃戰場時才沒有繳獲歸公的規矩,不少海寇連衣裳都被扒走,隻留下赤條條的屍體。

若是強迫他們把搜刮走的財物交出來,俞國振方才的收買人心的舉措就前功盡棄了。因此,俞國振對此沒有深究。

不過,雖然金銀方麵繳獲得不理想,可在物資繳獲上卻是大獲豐收了。

“已經計算出來的各式火銃有一百四十七支,腰刀四百五十九口,纓槍二百六十五杆,各式刀劍槍鉤一千三百餘柄,弓一百一十弦……”

“火銃的質量如何?”

“紀循正在查驗,不過小官人對此別太抱希望,小人也看過幾把,原本是好銃,不少甚至可能是西夷那弄到的,但海寇保養不當,鏽蝕較大,唯有安南人那邊的二十枝火銃,尚算優良。”

張正身材有些偏瘦俏,他神情冷竣嚴肅,即使是站在俞國振麵前,腰杆也是挺得筆直。

與羅九河、葉武崖不一樣,他說話是不留情麵的,對著俞國振也同樣如此。

“無妨,隻要能湊出三十枝來就好,正好給時羅峒。”俞國振心情愉快:“老將的媳婦娘家,總不好拿燒火棍去糊弄。船呢,最重要的是船,我們得了多少艘船?”

“繳獲大小船隻一共是四十六艘,其中四百料的大船有三艘,都是烏艚廣船,小人審問過了,這三艘船全是劉香老的,船上各有四門佛朗機炮,我們攻碼頭時,海寇還開了幾炮。”

俞國振在定欽州為自己的後備總基地時,曾經惡補過一番海船知識,此時大明造船業已經嚴重萎縮,莫說曾經達六千料的寶船再也不見,就連五百料以上的船都近乎絕跡,四百料就是大明如今海岸線上最大的船了。以排水量而計,四百料相當於二百六十噸的排水量,其容量為排水量的一半,也即一百三十噸左右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