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是親曆過當年安南擾邊之事的,當時欽州城都被攻破,十室九空,原本海商雲集的欽州,從那次之後,竟然再無什麽商船抵此!
即使過去了二三十年,當初的事情,仍然是壓在欽州百姓心裏的一塊巨石。這一次海寇來襲,張大疤拉借以倚仗的主力,便是安南人,那堆在港口的安南人頭組成的京觀,被當地百姓指點了好一會兒。
若不是當初安南人擾邊時的殺戮,俞國振來欽州,也不至於有那麽多的空閑荒地。
俞國振再度將他拉了起來:“黃順,我初臨欽州,人生地不熟,頗得你相助,而且我既立足以此,那欽州便是我家鄉,所作所為,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你再這般客氣,我便隻有請你出去了。”
黃順起身後想了想,拱手道:“俞公子,今曰大勝,小人無以為賀,願獻十萬斤石炭與俞公子!”
十萬斤,按照俞國振與他的約定,那就是一百兩銀子。從最初他承攬新襄窯場所需要的煤起,到現在他送得的總數,也就是十萬斤出頭,他這一開口,那可就是白給俞國振做兩個月。
俞國振驚訝地看著他,然後笑著搖頭:“黃順,十萬斤煤,也不過是一百兩銀子罷了,你知道今曰這一仗我花了多少銀子麽?”
“公子花了多少?”
“不提賞格,說動時羅峒狼兵出動,花了我一千五百兩銀子,禮物還不算。調動廉州巡海大使轄下三營水師,花了我六千兩銀子。從欽州城火藥局弄火藥出來,花了我一千兩銀子……”
打仗就是打錢,特別是想要盡可能減少自己的傷亡,那幾乎就是拿錢在砸對手。限於如今的條件,俞國振不能把錢花在提高自己的部隊數量與裝備質量上,隻能求外援。
這其實是不合算的舉動,不過經曆過這一次之後,整個西海再無可以威脅俞國振的力量,他總算是有了穩定的後方,可以安心種田,將自己的銀子花在給家衛換製更好的裝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