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奸臣

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上聖明,太子英明

吏部尚書馬文升馬尚書也上書建言了!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但對於那些部院大佬來說,不管好事壞事,隻要他們一有動靜,因為有無數雙眼睛看著,一瞬間就會傳遍所有衙門。所以,曾經擔任兵部尚書多年的馬文升也隨著那些禦史一塊上了書,這自然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吏部尚書乃是內閣以下最要緊的一個位置,素來號稱六部之首。這位都上了書,那個殲佞小人還躲得過去?

且不說上書最早的那幾個禦史有多麽歡欣鼓舞,就連其他人,也不禁思量著是不是要附驥尾揀一下現成便宜。盡管據內閣文書官透出來的消息,三四天前那一批禦史上書的彈章都尚未發下內閣,應當是被司禮監扣下延遲,亦或是幹脆禦前留中了,但有道是石破天驚屬禦史,越是能啃下硬骨頭,就越是風骨堅挺的禦史,這已經成為了鐵律。於是,就在次曰傍晚右順門收奏章時,又有好些人把自己精心炮製的好一篇文章送了進去。

然而,和絕大多數人以為的司禮監拖延不同,之前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在看到那幾份奏折的時候,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在乾清宮東暖閣對弘治皇帝奏了。而由於之前那樁驚天動地的案子,李榮在蕭敬麵前稍微收斂了幾分倚老賣老的架勢,此番盡管麵對雪片似的彈章,但心知肚明太子逃課真相的他自然不會跟著落井下石。

這會兒幾個司禮監太監站在禦前稟奏那些已經做了節略的奏疏,在幾樁國家大事之後,蕭敬就挑選出了馬文升的那份奏折,甚至摘選了其中文采最好的一段誦讀了一遍,瞥見弘治皇帝麵沉如水,他便又在桌子上攤開了今曰收進的那些禦史彈章,垂下眼瞼說道:“除卻馬尚書之外,還有都察院各禦史及各科給事中言及此事的奏折,總共七件。”

沉默了好一會兒,弘治皇帝方才淡淡地說道:“除了這些之外,悉數發內閣票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