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二十八章 紅白事

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曹寅夫婦攜女北上。李氏送女兒曹顏進京候選,曹寅卻是回原籍豐潤(現河北境內)給父親掃墓,順便料理老太君的墳塋地。老太君今年七十三,年壽已高,對自己的後事尤為關注。因想著丈夫去世已二十多年,驚動地下之人不好,老太君便發下話來,待自己百年後,不與丈夫合葬,要在丈夫墳邊另開一墳。曹寅提前北上,就是為了安排此事。

臨行前,曹寅將家事托付給曹荃夫婦,將衙門裏的事托付給莊常。

曹顒與曹頌一起,跟著宋夫子學四書五經。尋常的官宦子弟,可以憑本事考秀才、考舉人,也可以選擇憑父蔭獲得監生資格,不過疏途同歸,隻有最後參加科舉,取得進士資格,算是正牌子出身,仕途才會通順。若是捐的官,不但被人瞧不起,也很少能夠升到高品級。曹家在旗,與尋常官宦自有不同。曹顒小時就聽父母提過,待到他大後若是沒意外肯定要到京裏當幾年差,隨後才能夠考慮選擇科舉還是捐官。

九個月多的小曹順很健康,白白胖胖的,曹顒心裏鬆了口氣。自己這個小兄弟身體素質應該是不錯的,希望老天保佑,讓他平平安安長大。

父母都不在,曹顒出府的時間就多了些,江寧的內外差不多逛遍。若不是老太君一曰也離不開曹顒,曹顒都想離開江寧,去太湖轉轉。鄭氏兄妹來信,找到最適合養珠的母蚌,已經開始繁育,按照這個進程,明年春就能夠有足夠的母蚌,後年冬就能夠收獲第一批珍珠。茶葉方麵,卻不是很順利,除了西湖龍井附近有一定規模的茶園外,福建安溪與太湖君山兩處都是野生茶樹,還沒有人培育整理,產量及其不穩定,要兩三年後才能見成效。

若說曹顒有什麽不如意的,就是顧納那邊。那小子不僅出人意料地落榜,而且還不肯回江寧來,滯留京城說要等下次應考。顧家家道中落,家族複興的希望盡在顧納一人身上,使得他功名之心尤盛。莊常曾為此歎惋,擔心顧納誤入歧途。曹顒雖不支持顧納的執著,但仍是尊重他的選擇。他在回信中附上銀票,以供顧納京城開銷,並且隨信附上顧納之母親手縫製的兩雙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