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混在東漢末

第079章 世上究竟有沒有神仙

盧敏又不笨,早料到可能會有這麽一出,很淡定的點頭答應:“府君學問精深,想必貴友也如是,能向他討教一二,互相切磋,敏之幸也。”

公沙孚滿意的點點頭,給站在一邊的小童使了個眼色。小童應了一聲,走入後堂,時間不長,一陣腳步聲從裏麵傳了出來。不出劉修所料,那個被稱為張使的中年人和那綠衣女子出現在堂上,在小童取過的席上坐下,客客氣氣的向盧敏等人行禮致意,自己報上名諱:“中山張鳴,字元聲,問盧君安好。”

盧敏斂容回禮:“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張鳴雙手扶在大腿上,腰挺得筆直,雙目炯炯有神的看著盧敏,微微的低下頭,沉聲說道:“聞說盧君行經沮陽,鳴喜出望外,不揣妄陋,有幾個問題想請教盧君,還請盧敏開蒙。”

“不敢,互相切磋罷了。”

“敢問盧君,子貢雲:‘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當如何句讀?”

劉修聽了一愣,看看劉備和其他人,他們也有些愣住了,本以為公沙孚這麽鄭重地推薦出來的人要討論的當然是一些高深的學問,萬萬沒料到居然問了一句《論語》裏麵的問題,《論語》雖說也是儒家經典之一,但畢竟比較簡單,相當於啟蒙讀物,用在這個場合來討論是不是有些太小兒科了?

盧敏卻不掉以輕心,平靜的說道:“當斷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張鳴嘴角一挑,“為何?”

劉修一聽盧敏的回答,立刻上了心。因為不管是他前世讀過的幾句《論語》還是這世看的劉備帶的竹簡,都斷為“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意思是說孔子很少說利和命,唯有說仁比較多。這個很好理解,君子言義,小人言利,孔子是君子中的君子,當然不會總把利掛在嘴邊上。至於命,儒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不怎麽講命中注定這句話,而仁卻是孔子一直致力推行的理想,說的也是最多的,《論語》之中討論仁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