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清

第二十六章 小粉筆,大變革

禮節搞定,範晉鬆了口氣,就要讓學生們翻開書本,照本宣科,李肆又是一聲“等等!”

拍了拍教室前方,範晉背後那塊立著的大黑板,李肆問範晉:“你真不用這東西?”

範晉苦臉,這家夥怎麽對這東西這麽在意?他不也上過蒙學,知道先生是怎麽教的嗎?根本用不著這東西啊。

李肆當然知道,就因為知道,他才要逼範晉用粉筆黑板。

“蒙學三百千,讀完一年半,這可不是我想要的。”

李肆低聲對範晉說著,這是蒙學的大致學製,《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每本要學半年,而且還隻要求學生會背誦會默寫,對字句有初步的解讀,不要求學生去掌握書中什麽哲理什麽中心思想。

在李肆看來,這種接近後世“填鴨式”的教育,其實是私塾教育的優點,能讓學生的基礎打得很牢,包括後麵學習《古文觀止》,乃至《四書》,都是這樣的思路。以他前身“李四”為例,十歲就學到《四書》了,那點大的小屁孩,懂個鳥的儒家學理,書中字句的解讀,都是背先生的講解,核心要求就是背得滾瓜爛熟。等到年紀再大一些了,才去慢慢領悟內涵。

但他開這個蒙學,目的卻不是要培養什麽儒家士子,而是盡快認字寫字,所以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直白說,他想要的不是填鴨,而是吹氣球。

“三字經才一千一百四十字【1】,除開重複的,要學的不過三四百字,我要的是讓他們最多兩個月裏就學會。”

李肆這話一出口,範晉被他剛才一番“治禮”拉得正高漲的心氣頓時栽了下來,兩個月?

“三百千,我要他們半年學完。”

接著李肆又挖了個大坑,將範晉的心氣一腳踩進去,再填土埋實,壓得範晉兩眼發黑,半年三百千?

“李小哥,一棚之下,個個豈是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