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清

第六十一章 夏日已臨

“如斯匪民,何以稱人……”

紫禁城乾清宮弘德殿,用完晚膳的康熙在這裏歇息,順手翻著今曰送來的奏折,看到兩廣總督趙弘燦的奏折時,低低開了金口。

在他下方,白須白辮的李光地正虛虛坐在小凳上,手握茶杯,像是在沉思。聽到這話,擰著眼角,朝康熙身前的書案瞄去,數了數已用朱筆禦批過的奏折數量,已然明白康熙是對何事發了感慨。

可他卻裝作不知,開口問道:“皇上所憂何事?”

“韶州府礦徒又在鬧事,燒死監生一家一十三人,更聚了上千流民襲擾鄉人,若不是地方軍政應付及時,還真要弄出一番大動靜。估計這趙弘燦的下份奏折,又要說到開礦禁之事吧。”

康熙徐徐道來,他看向李光地,語氣親昵。

“晉卿,不獨廣東,南方此類情事綿綿不斷,這礦禁是不是該有所更張?”

李光地順勢離了那讓他老骨頭懸得異常不舒服的小凳,跪伏在地。

“皇上,地方督撫請開礦禁,不過是希翼另開財源,本心可非在地方安靖之上。皇上聖心燭照,當知這礦禁一開,遺禍更是遠勝於今,兩害相權取其輕,臣意一如既往,禁!”

康熙嗬嗬輕笑,站起來活動氣血。

“可那些草民,有業就成良民,無業即為賊匪,此害也著實煩心。”

李光地答得堅決。

“耕天下哪得灑種坐等?前明之覆,即在這荒廢二字上。田地不論肥瘦,雜草滋生總是難免,地方軍政就得時時割草,不得懈怠。”

康熙嗯了一聲,李光地所說,他二十年前就已然悟得通透。

別看如今一力禁礦,南方各省的礦徒流民鬧得是非不斷,可看到實處,這開礦並沒有真正禁絕。地方上的黑礦比比皆是,足以容下大部分礦徒流民,不至於讓他們群聚為大害。縱有小害,地方也能碾平,不足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