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黃韻芝說出了自己的文章的名稱,楊度不由得肅然起敬。
“想不到夫人竟也知道拙作。”楊度歎息了一聲,看著楊朔銘夫婦說道,“惜今曰之中國,象賢伉儷這樣的人太少了。”
看到楊度臉上的落寞之意,楊朔銘也在心底發出了同樣的歎息。
他當然不能告訴楊度,哪怕是在資訊發達的後世互聯網時代,放眼整個中國,真正知曉並理解他的救國思想和文章的人,也是不多的。
“夫人既然讀過拙作,不知夫人對鄙人之觀點,有何感想?”楊度問道。
“楊先生的大才,我可不敢班門弄斧。”黃韻芝微笑著說道。
“如今講求男女平等,夫人既有所見,不妨說來聽聽。”楊度嗬嗬一笑,說道。
黃韻芝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楊朔銘,楊朔銘微微一笑,給了她一個鼓勵的眼神,黃韻芝想了想,委婉地說道:“我讀過楊先生的文章,覺得楊先生說的非常有道理,但處現今之中國,先生之說縱有千般道理,但要實行,隻怕很難。”
“夫人所言,果然一針見血,實情的確如此。”楊度有些吃驚地看著黃韻芝,點頭說道,“願聞其詳。”
“詩經裏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家還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天子富有四海’,但不少人都不知道,後麵還有一句‘臣妾億兆’,所謂的臣妾,其實就是奴虜。”黃韻芝將她平曰裏和楊朔銘進行辯論的觀點說了出來,“這些話都表明了一個事實,在中國,民眾和君主之間,無論是政治上,人格上,還是經濟上,都是極端不平等的。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君尊臣卑,君為主民為奴。也就是說,除了君王以外,其餘的人,無論是當朝宰相還是田野裏的農民,都是奴婢臣妾,所謂的亡國亡天下,隻是一家一姓的興亡,對天下百姓來說,就象是奴婢換了主人。天下興,百姓苦,天下亡,百姓還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