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來的三個翻譯和幾個洋技師都很用心,在他們的配合下很快就使那三百多名女工學會了艸作這些機器。而那十七名識字的女工,也被嚴光安排做了職員,專門負責管理其他的女工。
工廠開業的那一天成都知府於宗潼親自到場祝賀,四川代理總督趙爾豐也手書了一塊匾額派人送過來,上麵正好是華升公司這四個大字。
嚴光相信,隻要有這兩位在一天,四川省內便不會有人找自己的麻煩。
當然一些小麻煩還是免不了的,不過那些小麻煩嚴光自己就可以處理的。
於是,在嚴光來到這個時代的第十一個月,華升公司終於正式開業了。
而隨著工廠的開工,第一批棉紗和棉布等產品很快便被生產出來,由於在事先就已經聯絡好了經銷商,所以在銷路上很。
不過這也是因為和外省進來的紡織品相比,華升的產品減少了運輸成本所以在價格上要低一些的緣故。而且在這個非常重視地域的年代,嚴光這個老板的來曆雖然並不是很清楚,但華升的產品既是川貨也是國貨,華升公司也毫無疑問的是川人的公司,下麵的那些商家們雖然是商人,但也是四川的商人,自然會支持四川的企業。
於是在開業的第一個月嚴光便發現,想要在短期內將買機器的錢收回來或許不太可能,但如果隻是想在保持收支平衡的同時進行盈利,卻是絕對沒有問題。
而且和嚴光最早時預期的一樣,四川五千餘萬哪怕隻有一小部分成為華升產品的消費者,也是相當不得了的一股力量,以華升公司目前的生產水平根本就無法滿足這些消費者,甚至還不足以滿足成都的四十萬人口。
因此當下麵的商人們得知嚴光的倉庫裏還有一堆機器並沒有動用的時候,便已經跑出來催促他擴大產能了。
“呼,那些家夥們總算是走了…”在送走了又一批催促擴建的經銷商後,嚴光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真是一群難纏的家夥,明明跟他們說已經開始擴建了,還是催促我們動作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