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908之鋼鐵雄心

第三十章 清末槍照

清末民初,是中國槍支最為泛濫的時期。

當然,後麵這個民初是可以涵蓋整個民國時期的。無論是早先的北洋政斧,還是後來的南京政斧,對下麵的各個省的控製力都相當的薄弱,自然就無法控製泛濫的槍支。

而清末的滿清政斧與北洋政斧和南京政斧不同的是,雖然滿清政斧對各個省的控製力不斷被削弱,但至少在辛亥革命之前還擁有一定控製能力。所以清末的槍支泛濫,完全是因為當時的滿清政斧執行的“核發槍照”政策。

“核發槍照。”如果簡單點講就是槍證,這種政策一直從清末持續到民國…

隻要有了槍證,即使是持槍在大街上亂轉也不犯法,當然槍證的價格並不便宜,從幾十銀元到上百銀元都有,有的時候一張槍證甚至要比槍本身更加值錢,而且每張槍證都僅僅隻對一支槍有效。

這是滿清政斧在發現無法禁絕槍支泛濫後想出來的辦法,也為滿清政斧和早期的民國政斧提供了大筆收益,是極為有效的斂財手段。

所以在清末想要搞到槍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無論你是什麽人。

唯一的難點就是五十支漢陽造的數量有些大,畢竟漢陽造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也算是新銳步槍了,如今的四川第十七鎮新軍都沒有到人手一支的地步。

雖然拍著胸脯對王二說到時候隻需要給自己省這點子彈就可以了,但是到了最後嚴光還是沒有想到什麽好辦法。別的不說,光是買槍的門路嚴光就沒有頭緒,於宗潼和趙爾豐到是很照顧他,但這僅僅隻限於生意方麵,如果隻是找他們買槍的話…

即使是嚴光也知道,五十支漢陽造是什麽觀念。

最後沒有辦法,嚴光隻能將自己手底下的幾個讀書人全部找來。

“老板…”在嚴光將幾個會計全都招過來想辦法後,一個叫林威的會計猶豫了一下。“既然那個漢陽造不容易買到,那為什麽不直接從上海的德國洋行那裏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