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嘎吱”一聲刺響,發動機前蓋留著好些彈孔、散熱口不斷往外冒白煙的BM-13火箭炮車終於在德軍塹壕前方停了下來,看到好幾名戴著大耳沿鋼盔的德軍士兵端著槍上來接應,林恩一把推開車門,很是憤恨地嚷嚷道:
“真該死,開槍的那些家夥難道是用腳趾頭想事嗎?俄國人什麽時候用這種卡車來衝鋒陷陣了?真是愚蠢到了極點了!”
這時候,蘇軍的炮擊仍未結束,隻是將炮火順著一線陣地往城區延伸。若非如此,林恩就算是F1賽車手也難以將“喀秋莎”開到這裏。
見車上下來的五個人都是武裝黨衛軍的裝束,大概也提前得到了軍官的指示,前來接應的這些國防軍士兵並沒有多作盤問,而是小心掩護著他們越過塹壕和鐵絲網區。
林恩他們一進戰壕,一名中年、高個、寬臉的國防軍上尉就走上前來:“很不錯啊,小夥子們,好在俄國人提前幫你們清掃了雷場,否則以你們的行駛路線,早該被炸飛上天了!”
這調侃的話語聽起來並沒有惡意,林恩也就收起了先前遭到己方陣地火力誤擊的惱怒——士兵們在戰場上往往精神高度緊張,今晚又沒有一點兒自然光線,看到一個黑影,又聽到發動機轟鳴,誤以為蘇軍坦克來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何況這隻是相當一少部分士兵的行為,並且很快被糾正了。若是真有軍官下令射擊,隻需要兩挺機槍就能夠把林恩他們統統報銷了。
武雖然裝黨衛軍和國防軍分屬不同的建製,但來到別人的地盤,又是從敵占區歸來,林恩當然得自報家門:
“我是第4夜間突擊戰鬥群第167戰鬥小組指揮官林恩.加爾戈軍士,率領本部士兵執行滲透任務,戰鬥中擊斃蘇軍官兵6人,繳獲蘇軍火箭炮車一輛,本部無人員傷亡!”
“喔,夜戰突擊隊!”上尉顯然對這些專業的夜戰部隊有所耳聞,不過至少在奧拉寧堡,這些號稱精銳的夜戰部隊還沒有過正式的戰鬥記錄——若非林恩和另外兩位小組指揮官主動請纓,他們投身戰場的時間還得往後推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