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生西晉當太子

第一百零二章 科舉攬人才

相比於軍改的悄無聲息,大晉朝第一屆科舉引起的轟動絕對是超出任何人想象。一時之間,具有“自由報名,不論出身,僅憑才選”特色的科舉像春風一樣拂過整個晉朝大地,讓天下庶民寒門子弟歡欣鼓舞。

紛紛背起行囊,呼朋喚友結伴朝洛陽而來。而其中一名年約四十的中年人得知科舉的消息後,大喜過望。此人就是來自江東的大才陶侃。陶侃此時已經寓居洛陽多年,他在元康六年抵達洛陽,到了今年已有三年時間。

然而他出身寒門,再加上來自被北方世家大族排斥的江東,更讓他不可能融入到洛陽權貴當中。剛到洛陽時他靠著厚臉皮得到侍中張華的舉薦,才得以被授以郎中。

郎中就是有資格入選各類官職,但像陶侃這樣的窮賤之士是根本擠不進那些顯要的官位。最後朝廷“以侃寒官,召為舍人。”估計也就是相當於現在機關內的文書一樣的職務,負責處理一些簡單的文件。

陶侃雖然得到一介官職,但他的出身,以及與漢人不同的相貌(陶侃的相貌與漢人有所不同,因此曾被人罵為“溪狗”,史書上也說他“俗異諸華”。可見,他是少數民族。),依然為洛陽的達官貴人所輕視。

有一次,他與同州裏的豫章國郎中令楊晫同車去見中書郎南人顧榮。途中與吏部郎溫雅相遇。溫雅問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名士樂廣欲會荊揚士人,有人推薦陶侃,竟然也遭到非議。陶侃在洛陽呆了兩三年,但前途依然渺茫得很。在這期間,西晉的宮廷內亂愈演愈烈。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太子司馬遹設計誅殺趙王以及賈後,成為晉朝實際上的掌權者,一時間聲勢大漲。但聰慧如陶侃者卻早已察覺到晉朝的動亂將很快就由宮廷內發展到宮廷外。

將來京都洛陽內外恐成為諸王軍隊與太子衝突、爭奪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寓居洛陽的江東士族紛紛返家避亂。此時陶侃已經認識到,在洛陽的這種門閥政治下,他是難於出人頭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