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篡唐

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四更求票

由於都是孩子,家境又不盡相同。

有的富,有的窮……加之又是啟蒙教育,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對孩子們而言,相對昂貴。所以每個孩子都配以一個小沙盤,以沙盤為紙,書寫練字。沙盤長寬半米,裏麵鋪著黃沙。孩子已廢筆管做筆,依照著李基的講解,在沙盤上寫字。寫的錯了,用手一抹,即可重寫,既不會浪費,也非常省力,是村學中必備的用具。

言慶覺得,李基在教大家寫字的時候,似乎增加了一些內容。

講解中,似乎加入了‘永字八法’的內容。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似乎有些深奧了。

但對鄭言慶來說,卻正好合適。

他一個野狐禪出身,別看能寫一手顏體字,但對一些書法的基礎,卻並不知曉。永字八法,正好可以彌補他這種缺陷,雖是以隸書為主,言慶的收獲卻是巨大。

正寫著,李基悄然來到鄭言慶的身後。

看言慶一筆一劃的臨摹五蒼,他輕輕點頭。

猛然,他伸出手,抓住言慶的筆杆子,往外一抽。可言慶猝不及防之下,筆管離手。扭頭看去,卻見李基輕輕搖頭,“鄭言慶,書求法,更求意。你筆下所書,其形已具,其意卻匱乏……今後當苦練指意,否則徒具其形,終究難有大成就。”

法,說的是筆法。

有點收,貴緊而重,畫勒,貴澀而遲……

這種筆法上的學習,前人已做出了各種總結,可以慢慢琢磨;然而這指意,卻需要有天賦,更需苦練。王羲之有指意傳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就這學堂裏的孩子們而言,鄭言慶的書法,無疑是個中翹楚。但正如李基課間所說的那樣:起點不同,要求亦不同。

很明顯,李基對言慶的要求,遠高於對其他人的要求。

當天結課而論的時候,其他孩子最差也得了一個乙等的評價,而鄭言慶,卻隻得了個‘丁’。甲乙丙丁,這‘丁’等評價,無疑最差。一般而言,先生很少會給學生以‘丁’論。可偏偏,李基對言慶要求的嚴格,令鄭言慶也感覺到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