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洛陽縣衙門前,就聚集了許多人。
自大隋開國以來,首次外交衝突事件的噱頭,的確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昨曰事件發生後,洛陽人就開始對事件的處理結果,做出了許多判斷。其中不泛一些耆老儒生們,搖頭晃腦的訴說著關於這件事的看法。他們的觀點出奇相似,無非是大隋乃天朝上國,自當胸懷廣闊,以仁德來教化海外蠻夷……等等強調。
如此一來,倒使得許多人,對雄大海的結局報以不樂觀的態度。
當然也會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明明是那些倭奴國人的牲口在路上傷了人,雄大海上前阻止,才和倭奴使者的護衛發生衝突。再者說,明明是倭奴國的人先動手,打不過雄大海才致死,憑什麽要雄大海償命。難道說,我大隋朝的子民,就不值錢嗎?
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但卻不知該如何反駁那些儒生口中的‘仁德教化’。
總之,這件事的確讓很多人產生了興趣,以至於一大清早,縣衙門口就人滿為患。
鄭言慶並沒有去旁觀,而是在縣衙附近找了一家比較偏僻安靜的小茶肆中坐下。
其實也算不得茶肆,準確的說,是一家小吃店。
賣些蒸餅、湯餅之類的食品。許多客人並不會在這裏吃東西,而是買來打包帶走。所以,小茶肆的環境倒還算安靜,言慶給毛小念要了一碗湯餅,自己則坐在茶棚下,看著過往的人群,聽聽茶肆老板和那些客人之間,看似隨意的談話。
他能做的,都已經做過了。
雖說他去縣衙,或許可以引起一些關注,但卻無法改變一個正五品縣令的主張。
與其去那裏湊熱鬧,到不如坐在這茶肆中聽聽人們的閑聊。
鄭世安雄大錘,還有一些老街坊們卻放不下心來,全都湊到縣衙門口旁聽結果。
用雄大錘的話說:“大黑子看見我們,至少不會太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