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擊鞠獻禮,已經過去多曰。
少年間的意氣之爭,在無聲無息中演化為一場新舊權貴的博弈,而後又無聲無息的落幕。
麥子仲黯然離開洛陽。
沒有人要驅趕他,可他卻不願意違背諾言,帶著十幾名家將,重又返回了長安。
正月初一,在大業三年中,因受高穎賀若弼之事牽連,而被貶為平民的左仆射蘇威,重又返回朝堂。以太常卿。納言之職參與政事,並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這也是關隴貴族與關東士族聯手,針對楊廣削弱關隴世族力量的一次反擊。
不過,楊廣重新啟用蘇威的同時,又啟用了閑賦在家,無所事事的前豐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大都督魚俱羅為隆山郡太守,並兼掌兵事,等同於將軍政大權,盡數交由魚俱羅掌控。對於這樣一個詔令,關隴貴族和關東士族都保持了沉默。
隆山,位於蜀中,毗鄰眉山郡和資陽郡之間,是一個不起眼,但又極為重要,平衡巴蜀穩定的要地。魚俱羅出任隆山郡太守,看似平平,卻有監控巴蜀之妙用。
又數曰,楊廣巡幸張掖。
招汝南太守麥鐵杖,以及留守於長安的天寶將軍宇文成都隨行。
長孫晟奉命留守於洛陽,一方麵休養身體,另一方麵還有威懾山東士馬的作用。
李淵前往長安,隨行的還有被委任為內史舍人,兼考功郎中的竇威。
命司隸台大夫宇文述返還洛陽,宇文化及伴駕……這宇文化及,原本因為和突厥人做生意,而被貶為宇文述的家奴。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又重回朝堂之上。
楊廣的心思,果然變化莫測。
這一場無聲的博弈,看似是關隴世族占了便宜,蘇威重新被任用,竇威又升官,形式一片大好。但實際上了,竇威的升職,使得關隴貴族對河洛地區的控製力,一下子削弱了許多。以前竇威以司隸台別駕之職,位卑而權重。這內史舍人之職看似風光,但權力卻被大大削弱。而考功郎中雖是從三品,有監察百官功績之責,可也隻是監察。實際的決定權,在經過一連串的變化之後,牢牢掌控在楊廣的手中……這就是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