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終於下決心了!
其實,早在臘月廿八的那場鞠戰之後,長孫晟就報奏楊廣,要收鄭言慶為門生。
到了長孫晟這種地位,他的一舉一動,都不能算是個人行為。
就以收門生弟子這件事情,宇文述和他說過,裴世矩也和他說過,包括麥鐵杖,獨孤武都這些朝中的權貴大臣們,都私下裏提起過,可長孫晟卻全部拒絕了。
在長孫晟看來,他的弟子必須能幫助長孫家撐起霹靂堂的人。
這個人不單單要有良好的出身,還要擁有才華。大到參與朝政,小至提攜長孫後人,若是達不到他的要求,長孫晟寧可不收弟子。而另一方麵,長孫晟收門生弟子,也有顧忌。好似河東裴氏子弟,他絕不能收。因為那會使裴家權勢更盛,甚至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長孫晟自然不願意卷入其中。
破野頭宇文述?
哈,一介家奴罷了。
即便宇文述很得楊廣的信任,長孫晟也看不在眼裏。哪怕當初宇文述請他收宇文成都,他也不願意。長孫家比不得五姓七大家,可也是響當當的河洛望族啊。
所以,當李淵向他提起鄭言慶的時候,長孫晟心動了!
一來鄭家的和霹靂堂長孫氏同屬河洛大族,門當戶對;二來鄭家經過一連串的打擊之後,已後繼無人,在五姓七大家當中,排名墊底。所以,即便是鄭大士當初站錯了隊伍,楊廣也沒有對鄭家趕盡殺絕。一方麵是不屑於;另一方麵,他還需要鄭家來穩定河洛地區,同時製衡其他門閥世家,以達到某種平衡的局麵。
鄭言慶出身鄭家,若是拜在長孫門下,楊廣不但不會猜忌,反而會樂意促成此事。
一個半死不活的鄭家,遠比一個強勢進入河洛的山東士馬容易控製。
當然了,長孫晟還有另一個目的。
那就是收下鄭言慶以後,言慶身後的隱姓力量,將有助於霹靂堂的發展。即便李淵什麽都沒有說,長孫晟依舊認為,言慶可能是李淵的私生子。能得到關中李閥的支持,霹靂堂百年之內,定能穩如磐石。這是長孫晟內心裏的計算!當然,若是言慶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出眾,長孫晟也未必點頭。種種因素加起來,促成了長孫晟將言慶收入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