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東升,懸於寂寥蒼穹。
這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風很柔和,將幾抹浮蕩的雲彩,拂動出各種形狀。
裴淑英坐在汜水關驛館的房間裏,手中握著一幅畫。
畫中的女子,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她斜倚在窗前,窗外幾枝盛開的海棠花似在隨風搖曳,而她拖起粉腮,若有所思。
圖畫一角,寫著幾句詩詞。
絳州有秀色,綺樓青雲端。眉目豔皎月,一笑傾城歡。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風寒。纖手怨玉琴,清晨起長歎。焉得偶君子,共乘雙飛鸞。
落款是:大業四年二月初三,鄭言慶與姑姑賭馬而還,作畫賦詩,以償賭資……曰間賽馬,言慶沒有勝出。
是真的勝不了,亦或者是勝不得,不想勝?
鄭言慶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到最後,他輸了。既然輸了,那就認賭服輸吧。
傍晚到汜水關驛館之後,鄭言慶突然間心血**,竟提議要為裴淑英作畫。天下人皆知,半緣君,酒中仙,鵝公子詩書雙絕。但說起作畫,卻是從未顯露過。
其實,言慶前世為官時,所處中原之地,雖說有些落後,但以書畫而言,在全國絕對能排的上號。中原之地,文化根底極深。以中原文聯之中,書畫者名家無數。言慶好書法,所以和中原書畫協會頗有來往。有道是書畫不分家,言慶在作畫這方麵,的確是比不得書法。但耳濡目染之下,這基本功還是非常紮實。
在竹園四載,讀書之餘,偶爾也會塗鴉兩筆。
不過大都是畫完就處理幹淨,所以即便是親如徐世績,也不知道言慶還會作畫。
當然了,鄭言慶沒有吳帶當風的本事。
隻是在這個時代久了,這畫工也有所提高。以至於畫中的裴淑英,惟妙惟肖,極為生動。
裴淑英看著畫中的女子,目光漸漸,變得迷離……————————————————————————————第二天,裴淑英出人意料的,沒有和鄭言慶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