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五月,曆經七曰牢獄之災的蕭凡被釋。
原本要被菜市斬首的罪臣,陰差陽錯之下不但沒被殺頭,反而無罪釋放,官兒升了,連爵位都有了,老朱這回挺客氣,還白送兩個親孫女給他。
自古以來的朝堂官場都是這樣,合理中透著離奇,必然中出現偶然。
朱元璋開釋蕭凡,並且給他升官加爵賜婚的這道聖旨,也在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被後人稱為史上最意外,最荒誕,最不可思議的聖旨。
後人嘖嘖驚訝時,誰能體會朱元璋下這道聖旨時的心情?
發生在京師朝堂的一場[***]竟然鬼使神差般完全逆轉,這讓朝堂所有的大臣目瞪口呆。
誰也不知道當今天子到底是怎麽想的,誰也想不明白明明已是必死結局的蕭凡為何會奇跡般翻盤,反敗為勝。
聽說當時天子下令斬蕭凡的聖旨已經出了宮門,直到黃子澄等清流大臣們覲見天子之後,宮裏立刻便派了宦官追回了聖旨,換句話說,黃子澄等大臣們覲見之時,天子便忽然改變了主意。
事情為何會變成這樣?眾臣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猜測得多了,隻好將其原因歸結為天子不忍見兩位郡主為蕭凡殉情,故而不得不饒蕭凡一命。
對於這個結論,滿朝文武願意相信的人委實不多。
朱元璋一生殺伐果決,冷酷無情,何曾為了區區兒女私情網開一麵過?
真正知道原因的,隻有朱允炆,蕭凡二人。
朱允炆是全程參與了此事的,他甚至還扮演了一個可憐無辜柔弱,被大臣頂撞欺壓的儲君角色。
不得不承認,蕭凡對朱元璋的心理把握可謂妙到毫巔,絲絲入扣。
皇權親情,內外親疏,猜忌信任,蕭凡在這些關鍵的詞匯中借勢用勢,瀟灑遊走,囚禁於囹圄之中,卻遙勝於金殿之上。
朱允炆開始漸漸體會到皇祖父為何對蕭凡如此看重了,他確實是個聰明人,是個有本事的人,將來必然也是個能輔佐自己的肱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