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童年賦:與清風的約定

11 流年

那些流離失所的日子,從未屬於我。

從小河邊、從頹圮的老牆、從那一排排蒼老的桐花樹下經過,那是父母的身影,自行車馱著年幼無知的我。

小河邊上的出租屋裏一住便是許多年,母親每日推著三輪車叫賣著幾乎零收入的幹雜,父親在裝卸公司搬運笨重的貨物,生活艱難地維持下去。

小河邊已是個遙遠的地方,遙遠得物換星移麵目全非:人群搬離,擁擠的居民屋將被推倒填平,太多人開始顛沛流離,離開了那如貧民窟的小河邊。

這年,父母也被迫搬遷,連拮據的生活來源也斷了,不得不尋求機遇尋找更好的發展。

這年,我在鄉下外婆家讀一年級,每年辛苦收成的糧食可賣掉一部分拿來支撐其它生活所需,包括學費。妹妹也長大了不少,每天跟在母親身後,倔強地推著三輪車,小小的模樣,短頭發,像個男孩子。

小河邊,破敗的建築散落雜立、肮髒的廢水排入河流、紛遝的人群如煤炭的麵孔,如此地不景氣,似乎注定是要被時代所遺棄或更替。

父母好不容易才在離小河邊不遠的大菜市內租了一間小鋪麵,父親也辭去了裝卸的工作,和母親一起賣幹雜。父親用裝卸工的工資批發了一大批幹雜,堆滿了整個屋子,油鹽醬醋,花椒花生芝麻綠豆等零零散散的雜貨,以致行走無法暢通,母親便在牆角處一兩米高的地方用木架子釘了一個“空中樓閣”,搖搖晃晃的夢鄉。

“小泉兒,快跟上。”外婆拉著我的手,行走在城市裏的大街上,匆促又茫然找不著方向。

“是這條路吧。”外婆停下問外公。

“他們在大菜市場,我看下在哪個地方……”外公拿出寫好的地址端詳,看了看方向與路牌:“近了,就在這附近。”

在一條長長的公路外麵,是一座不高但很寬敞的建築,站在公路盡頭可看見大門上幾個大幅標語“XX區大菜市場”。門口很擁擠、地麵很潮濕,外公外婆拉著我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