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罷早飯,鎖了門,一家人四口就便往集上去。
其實,蒲草甸村離鎮上不過一二裏路,慢慢走著也就半個小時左右的腳程,平時趕集完全不用那麽早。可是,誰叫這是年前最後一次集,這裏離縣城又比較遠,大家隻能趕在這一天,在這裏辦年貨。去晚了,人擠人腳踩腳的,完全沒法子好好地辦年貨了。
過年要吃的飯菜,大都已經準備,這次趕集主要是給兩個孩子買衣服。
蒲草甸村的人,過年的時候,都是一隻紅叫花雞,一條魚,一碟子香腸,一盤臘肉,再往煮香腸和臘肉的湯裏切幾個胡蘿卜,然後炒個菜心;四葷兩素,一家人就可以快快樂樂的過個好年。
這些菜色都有各自的說法和來源。紅叫花雞和胡蘿卜寓意“紅紅火火”,魚則寓意“年年有餘”,香腸和臘肉是這裏的傳統美食,是年夜飯的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兩道菜。吃叫花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用它來祭天和灶神菩薩。
將雞殺了,留下尾部兩根最長最粗大毛,把雞身上其它的都毛拔幹淨,把它盤坐在托盤裏。再割幾節芭蕉杆,在上邊插上香、蠟,倒一杯包穀酒,拿上紙錢;先到屋外祭完天,再拿回來放在灶台上祭灶神菩薩。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不受饑挨餓。
至於吃胡蘿卜,除了紅紅火火,還有一句歌謠——胡蘿卜咪咪甜,看著看著要過年,過年吃了胡蘿卜,來年紅似火。胡蘿卜的成熟預示著年關將近,而那喜慶的顏色又寓意紅紅火火。所以,過年的時候,蒲草甸村每家每戶的桌上都會有一碗燉胡蘿卜。
阿三家裏,早就養好了紅叫花雞,至於香腸臘肉,早在肉價還沒漲起來的時候就做好了。魚的話,騎瑪石的魚塘,每個節日都會捕魚。蒲草甸村各家各戶,都會在年三十的早上,早早的拿了桶或盆去魚塘邊等著買魚。阿三家也不例外。瓜子糖果往年倒還要買一些,今年也不用買了,五奶奶店裏就有。所以,今天主要就是來給倆孩子買衣服,再順便買幾斤胡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