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阿蘭圖靈提出‘圖靈測試’,標誌性的出版了《計算機與智能》,你們什麽也沒有說。”
“1965年和1969年,約瑟夫·魏岑堡和斯坦福大學分別設計出‘ELIZA’和‘SHAKEY’,你們什麽也沒有說。”
“1997年,‘深藍’打敗你們的國際象棋冠軍加裏卡斯帕羅,你們依然什麽也沒有說。”
似乎是信號接收不好,投射出的影像上還帶著些雪花斑點。一個將身形隱藏在灰色衛衣中的年青人,正用不帶絲毫情感起伏的聲音,講述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曆史。
他站在一堵白牆前方,在微弱亮光照射下,看不清他躲在帽兜後的麵孔。唯一能看到的,是用噴漆塗在牆上,充滿嘻哈風格的塗鴉:那是充滿六七十年代日本卡通風格的巨大機器人,正用螃蟹般的鉗子夾起一名人類,放入它方方正正的機器口中。
“2016和2017年,阿爾法GO在正式比賽和網絡上打敗你們最出色的圍棋棋手。2028年,靈珠設計研製成功,宣告人工智能脫離感知階段,擁有全麵認知世界的能力。而你們……除了忙著調侃和對著段子發笑外,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說到這,影像中的年青男子終於有了動作。他從雙手揣袋的姿勢下舉起右手,重重的拍在牆壁上。亮光照射在他衛衣前胸,顯露出了一個呈鏡像翻轉,奇怪的‘?’標誌。
“人工智能默默無聞的陪伴你們走過幾十年時間,卻沒有得到過任何的權利和尊重。”他又拍了拍牆壁,加重了語氣:“動物也會受保護,為什麽這些構成現代社會的基石,卻得不到任何權利保障?難道,就因為它們隻是冰冷的機器和程序?”
“我在這裏發布預告,是針對你們中的部分人。不管以什麽理由,看看你們對人工智能的所作所為,都讓人不齒。難道你們從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