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反問者

第二章 挾持

餐廳門大開著,碎裂的餐具零零散散的撒在地上。紅色餐桌布隨意的塌在桌子邊,上麵還掉落著好些水果和蠟燭,一地狼藉。

這裏早已沒有他人,隻在側麵桌子的椅子上,坐著個身形肥胖的禿頭中年。

中年人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在他的背後,有個穿著黑色職業裝的OL,以怪異的姿勢盤在他那如彌勒佛般臃腫的身軀之上。她雙腿夾住中年人凸出的下腹部,左手摟住他脖子,整個人貼在人質後背,像隻捕捉到獵物的章魚,將中年人緊緊抱住。

可能中年人曾經有過反抗,她右手前段皮膚已經脫落,顯露出一段光滑的金屬骨骼,以及包裹在外的人造肌肉。即使這樣,她依然死死的握著餐刀,抵在人質頸部大動脈。

聽到門口動靜,OL以詭異的頻率搖動著頭,並緩慢抬起。長長的黑色亂發漸漸散下,露出一副精致卻沒有血色的臉龐,看起來,到和恐怖片裏那些滿腔怨氣的冤魂孽鬼有幾分相似。

它打量著門口的沈君,嘴唇沒有任何動作,卻發出了斷斷續續的電子聲音。

行動開始前,沈君已經看過這起挾持案件的資料,知道挾持人質的,是這名老總身邊充當秘書角色的人形機器助理。但他更清楚,真正黑入係統在背後操控這個人形機器的,指不定隻是個十二三歲的熊孩子。

在算法不斷優化改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完全普及化的如今,國內外不知道有多少專家,探討過這個似乎無解的社會性問題:黑客的年齡層不斷下降,危險性卻呈反比,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自然而然的,未成年人高危犯罪和量法執行間有關責任承擔的問題,也就吵的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激烈。

沈君停下了動作:在大概搞明白對方個性,或者技術人員反向追查完畢前,他不能輕舉妄動刺激罪犯。畢竟,人工智能犯罪和人犯罪有所區別:你永遠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判定,躲在機器人背後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