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祠靜默無人的時候,台階上會鋪滿雲中君留下來的薄雲。那曾經“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那麽豪闊坦**的雲層,如今就這麽稀薄閑適地逶迤在那裏。
它護著先烈祠中,第一代鍵客們葬身的鍵塚。
蘇荷曾經的同袍,如今的亡友就埋葬於此。
她不是一個戰士,可她驀集來了一支軍隊。
那支軍隊,曾奮起餘勇,與一個王朝對抗。
回首過往,蘇荷從未想過自己有生之年,竟會建起這樣宏大的一個建築;竟會從生物體中脫逸,變成電子體;更沒想到過,自己有朝一日,竟會奮起一麾,獨樹一幟地與一個王朝對抗。
不周天,就是她的基地。
而不周天的核心,依舊是爐屋。
1、 當年那個幼稚的、連衛生間都難籌辦的爐屋是蘇荷搭建的第一座爐屋。
那座爐屋從建成到毀棄總共不過數十分鍾。
蘇荷被打入無望淵後,林王朝的人立時將爐屋的第一份樣本碎為齏粉。
第二座爐屋則建在不周天內。
它是不周天內蘇荷建的第一座建築,但不是不周天內最早的建築。
“不周天”這份遺產,本質上是一份計算力。據蘇荷在無望淵中的解讀,這其實是前蘇聯解體時遺留在西伯利亞地底深處的一個運算所。這也造就了它底層係統的獨一性。這樣一份計算力,放在現如今來說,相比恒界,不過是滄海一粟了。不過,與恒界不同的是,它不用支持億萬萬的人與那麽多野心,它隻需要支撐鍵客。當年,湘君與湘夫人曾通過隱蔽的渠道對它進行了擴容。
不周天當年在前蘇聯時期所擔負的使命之一即是模擬核爆後的城市環境。
蘇荷第一次進入不周天時,感覺身邊的狀況如同切爾諾貝利的災難放大了十萬倍。她沒想到過有一天自己會在這裏建設爐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