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過了一天,李爺爺又和和氣氣的來找薛爺爺了。“老薛,考慮得如何了?”
“我隻是個莊稼人,不懂政治。”薛爺爺側過身,投入的拉起二胡。
“事情成了少不了你的好處。你別不識好歹。”李爺爺巴咂著煙鬥,進而威逼利誘,眼角眉梢是難以掩飾的得意。
薛爺爺被“好處”一詞觸怒,一手拿起身旁的矮凳朝李爺爺砸去,“滾。”李爺爺慌亂的離去後,他還是怒氣衝衝的自言自語,“老頭子我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好處。”
看得扶桑直笑。扶桑一直都覺得自家爺爺是頂厲害的爺爺,上能拉二胡、彈古琴,下能種田養牲畜。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使他相信,他的爺爺,和周圍其他小孩兒的爺爺是不一樣的。每每他這樣說,爺爺總是哈哈大笑,說:“是呀是呀,爺爺可不是一般的爺爺,二娃子也不是一般的娃子勒!”
李爺爺是退伍軍人,朝鮮戰爭時曾上過戰場,不過因廢了兩根手指,便提前歸來。之後在村裏當上村長,如今是村裏小學校長。他找薛爺爺,是希望他能保自己的兒子在縣裏升官。幾年前,薛爺爺幫忙引薦他,是看在這小子個人本事不差,又耐不住李爺爺軟磨硬泡。怎奈,李家小子受不住官場**,絲毫不顧自身能力,非逼著薛爺爺再幫他升官。
人心的貪婪是永遠也無法估量的。爺爺從小就告誡他,人,要對得起良心,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君子坦****,君子固窮……扶桑自幼在這樣的叮嚀下成長,直到年長,才知爺爺言傳身教的行為準則是孔老夫子的思想瑰寶。而爺爺,自始至終的願望是自己能成為獨善其身的君子。
人情世故——人人稱道的“關係”,說到底不過一個“利益往來”罷了。憐憫弱者是眾人自欺欺人的偽善把戲,置自己於道德的最高點,以拯救蒼生的悲憫情懷挽救並扶持低微的生命,借此來顯現自己的偉大高尚。而初到古木村的薛氏爺孫顯然被定義在食物鏈的最底層,從而引發人們泛濫的同情心,對其加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