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湖南路,永州。
唐時柳宗元曾作《永州八記》,其中一記,名為《小石潭記》。
“瀟湘大地,十裏寒潭”,這秦升秦老劍客,便是在這小石潭畔,隱逸飄然,人們都道秦先生在此隱居,誰也不敢上前打攪。
杜軒尋了幾日,終於尋到了一方竹林,“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湘妃竹環繞的,正是一處幽深冷寂的石潭。
杜軒不自主地打了一個冷戰,“在如此地方修煉,劍勢必然淩厲幽冷。”
石潭旁,一座竹廬正靜靜地立著。
竹廬外,一道人影正盤膝打坐。
杜軒悄悄走上前,定神一看,原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這一看,竟是有幾分熟悉的感覺。
似乎,在應天城見過。
青衣男子和虯髯大漢襲擊自己時,便是這名老者出手相救。
所以這一位便是在數十年前便名動天下的天才劍手,“瀟湘劍客”,秦升!
杜軒畢恭畢敬地行了個大禮,“秦老先生,晚輩杜軒。”
那秦升卻是沒有一點反應,仍然在閉眼打坐。
杜軒又喚了幾聲,秦升仍是沒有一點反應,不聞不問。
杜軒苦笑幾聲,便雙手插袖,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這老人家打坐完。
從上午站到了傍晚,卻仍不見這秦升要醒來。
此時杜軒已是又餓又累,任杜軒練了那少林筋骨功,雙腿還是直直發抖,既酸又麻,隱隱有發脹的感覺。
杜軒正要兀自不管躺下休息的時候,隻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緩緩傳來耳畔,“嗯,不錯,硬是站了一日。”
杜軒打了個激靈,精神為之一振,“拜見秦老先生。”
秦升“唔”了一聲,“上一次相見,是在應天城吧?”聲音極為平淡,不露喜怒。
“正是。那日相救之恩,晚輩還沒來得及道謝。”
“謝不謝都一樣的……”秦升站起身,負手而立,“老夫起初願意護你,是因為老夫與你的父親,也就是杜淵杜老爺交情不淺,可不想看著老友的兒子就此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