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三開學他們麵對的第一件事就是方向班的選擇。韶青楚選了她最為熱愛的紀錄片方向,宋喜寶選了電視編導方向,駱胤選了攝像方向。葉素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唐蒔彥和顧蔓菁則紛紛考上了電視編導的研究生。
漢語言的課比起葉素息前兩年接觸的內容來說要枯燥很多。它從詞句的最初結構開始學起。將一句話拆開來,從主語謂語賓語入手。一開始,她甚至都不知道怎麽說話了。這就好像之前十幾年的經驗皆無用了一般。很多時候,這樣的細枝末節讓人乏味喪失耐心甚至沮喪。你以為早已經得心應手的事情全然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樣子,於是你變得手足無措,像個沒有教養的傻瓜。可是時間一久,你又會自覺出一種別樣的好來。以前,她總覺得影像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象、生動、震撼人心。現在,她發現文字也自有它的一番力量,甚至可以這樣說,比起影像,它更具備曆史感、權威感也更加矛盾。仔細追究起來,它甚至是我們剩下來的最多的也是最深刻的財富。人們依靠它回憶、銘記、總結和趕超,試圖從日複一日的往昔裏,尋找自救自省之道。可是往往不得善終。究其原因或許在於它們包含了太多的個人的好惡。它們並不像想象當中的那般客觀公允。當個人的敘事被謄印成文本,被認可甚至歌頌,當個人記憶轉變成大眾記憶之後,一件事,一個人,乃至一段曆史,才會被認可。漸漸地,我們會忘卻它的根本,它的最初模樣,我們不會知道那隻是個人意願,我們會照本宣科地認為,這就是曾經的現實。瞧,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它可以讓你不朽,也可以讓你遺臭萬年甚至自取滅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阿爾豐西娜·普萊西如果沒有遇見小仲馬,她就永遠不可能成為瑪格麗特。《茶花女》造就了這個姑娘,將她幻化成為愛堅貞不屈的象征。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文字,這個從鄉下進城的姑娘,至多也不過是巴黎名利場上一朵豔冠群芳的茶花,開了敗了,也無跡可尋。哪會被一次次搬上舞台,一次次演繹給人看,演繹給人看究竟是什麽力量足以叫一個妓女變成純潔無瑕的天使。瞧,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讓小眾記憶變成大眾記憶,然後,就成為了曆史。至於現實裏,那個姑娘究竟是什麽模樣,大抵,也沒有人會在乎。她的墓碑前,一直不乏鮮花祭奠,對這個輕賤可憐的姑娘來說也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