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剛放下雪婷的電話,“資情處”就送了一大摞報紙過來。
一眼看過去,滿版都是體育賽事,花裏胡哨的明星八卦讓人看得心煩,檢索這類境外報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可他現在真是沒心思碰這些東西。這一陣兒,大家都在為軍隊轉業的事情四處跑門路托關係,可他竟然啥想法都沒有。
雪婷在電話裏總會有意無意地跟他聊聊身邊戰友的未來規劃,這其實是在小心暗示他要留意身邊的機會。
楊華望著桌上的照片出神,那是他在“戰區大比武”的時候照的,這張照片還上過軍報的專欄。他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雪婷,她那時是醫療站的一名軍醫。
當年的自己剛從軍校畢業,風華正茂、鬥誌昂揚,一心要在部隊的大熔爐裏幹一番大事業,誰承想光陰如梭歲月磨人,多少青春年華一晃也就這麽過去了。當初的遠大誌向如今碎成了一地雞毛,現在的自己陰差陽錯,成了在“外情處”坐班的一個少校參謀,眼下還正麵臨著向地方轉業的現實問題。
窗戶“哐當”一響,把楊華從恍惚中拉了回來。
一陣穿堂風把桌上報紙吹得稀裏嘩啦,翻頁卷邊地落了一地。楊華愣了一下,趕緊彎下腰收拾地上的殘局。無意間,一個副版專欄跳了出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承認木星探測計劃失敗》。此時的楊華根本沒心思細看,他把報紙重新疊在桌上,繞過去關窗。
冷不防又一陣風“呼啦”一下吹進來,風鼓著窗簾猛地一掃,又把那遝報紙掀得隻剩了半遝,而有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那條新聞,就像個任性的孩子,又不依不饒地蹦了出來。
楊華有些奇怪,他慢慢蹲下身,仔細研究了起來。
那篇報道稱:“寒月”號是U國航空航天局耗資三十三億美元,曆經十六年研製的木星探測器,“寒月”號主要使命是環繞“木衛二、三、四”飛行,搜尋在那些月亮的冰凍外殼下麵是否有海洋生命的存在。探測器是在進入木星轉移軌道的變軌機動中,因動力係統失控而導致墜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