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利時列日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火車行駛路線可謂蜿蜒曲折——首先要穿過德國和奧地利,然後沿著斯洛伐克西南部彎彎曲曲的邊界行駛,最終朝著匈牙利中北部**,到達布達佩斯。這一路少說要花十三個小時,往多了說,可能要整整一天,這取決於火車經停的站點數量和轉乘的次數。從列日市是無法直達布達佩斯的,中途必須轉乘。一般人轉乘四到五次就可以了,也有人需要轉乘七次甚至十次。
了解了這些,你大概能理解為什麽說瓦萊裏·多爾莫夫的這趟出行安排算得上是一個小小奇跡了——他隻換乘了兩次!第一次是在法蘭克福站,第二次是在維也納站。而且全程隻停靠了十一個站,就算把布達佩斯站算上也才十二個——耗時絕對不到十三個小時。
不過,這樣絕妙的行程並不是多爾莫夫自己安排的,而是出自從不露麵的幕後人員之手。這些幕後人員能從三個維度來分析列車時刻表,而大多數普通人看到的隻是一堆時間數據,他們無法把這些時刻完美地銜接起來。
多爾莫夫心想,幕後人員從地下辦公室把巧妙的行程安排呈給上司過目的時候,可能還是會免不了受一頓嘮叨,上司肯定會埋怨“怎麽停靠的站點這麽多”,而不會為他們的成果鼓掌,或是拍拍他們的背鼓勵他們。可是中途停靠的事情誰也沒有辦法改變——這兒又沒有直達列車。歐洲沒有那種可以開上連接城市與城市的立交橋的火車。
瓦萊裏·多爾莫夫並不介意火車在中途停靠其他站點,但是他的保鏢們都很緊張。每次車門一打開,他都有可能受襲,因為那是刺客混進車廂的良機,至於換乘的危險性就更不用說了。當然,在行動之前,他和他的保鏢們已經把換乘的流程一步步過了好幾遍。保鏢們也跟他強調,必須按照排練時的步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