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園清晨的空氣特別香。聞著清香,感受體內逐漸活越的元氣,唐苦不由得浮想聯翩。一想就想到曾在羅夫定點傳道的東晉抱樸子。
據說當年抱樸子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山出仕,途經廣州,見到了當時的刺史(省級一把手)鄧嶽,鄧嶽便向他介紹了羅夫洞天:你不是好道想成仙麽?我這有仙山羅夫!你不是想有個收入來源嗎?別去勾漏(今廣西流縣)做縣長了,我讓你當太守(市級一把手)。
就留在我這吧,還有你知道麽,秦代安期生就在羅夫,在我大羅夫有幸吃了九節菖蒲,九節菖蒲啊!所以他羽化升天了。你也可以!!!
抱樸子心大動,也沒去當什麽市長,直接就留在羅夫,開始煉丹著書。丹練的怎麽樣不為人知,因為從沒有聽說過誰吃了他的丹,成了了不起的存在。最起碼為了挽留他付出極大代價的鄧嶽在正史野史上依舊籍籍無名。
不過他的丹書以及丹術理論確實影響極大,以至於讓後世隋唐的煉丹界成了氣候。搞出不少宮廷禦用的大補丸和此起彼伏的著名天師出來。自隋唐後清虛一脈逐漸成了一個流派。
再後世清虛一脈雖多經磨難,但其中高人無不深諳計算韜晦避禍之道,一直傳承無恙。也造就了如今七山十道瀟灑世間,與佛道七大名僧,聖人九大遺族各領**的局麵。其中以武當天虛張自然最為著名,以茅山三才天師:溫茂,溫笑,溫冒最為的苟且。
相比較日漸沒落的武道修者,算是風光無限了。
抱樸子一生著述極豐,將個人追求和愛好發揮到了極致:著有《神仙傳》《隱逸傳》等等,當然最著名的就是抱樸子內篇20,外篇50,壽終81載,可謂得其所哉。
種花道人據說就是在此期間得遇抱樸子,一時驚為天人,差點以為其是純於意第二,所以他決定不再浪**世間,定居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