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的輔導員一樣,孫艾並不能一開始就認識小野新平。
孫艾的上線介紹她認識小野先生,也經曆一個漸近的過程,首先是推薦給她一種叫回憶素的藥丸。
孫艾本人不需要回憶素,她要幫助丈夫。羅迅有遠大的理想,卻連職稱外語考試都應付吃力,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使用回憶素後,羅迅不僅順利通過考試,還有了前所未有的美妙體驗。通過孫艾的轉述,兩個警察雖不能完全理解那種體驗的美妙之處,卻能夠想象出一個人進入一種新境界的快樂。羅迅的頭腦更清晰,記憶力大幅增強,整個生活狀態都不一樣了。但是,像任何一種普通藥物一樣,回憶素的藥效也是有期限的,隨著時間推移,效果漸弱到消失,羅迅也就失去了那種神奇狀態,變得無精打彩,坐立不安。他就必須再次得到和服用回憶素。
“這樣,不就是對這種藥物有了依賴性,”做記錄的郝濤很少講話,在這裏不禁插了一句。
朱警官了解郝濤所指,在法律上,藥物依賴性就意味著……孫艾是個聰明的女子,也明白這種思路的方向,暫時沉默了。
朱警官不願打斷了關於小野新平的故事,希望她繼續:“如果羅迅一直服用回憶素,是不是就不必認識小野新平了。”
孫艾說,在那個時候,她本人也不知道有小野先生的存在,也不知道拿給自己回憶素的朋友是她的上線,她隻是到一定階段,就請求朋友提供回憶素。每次當她得到回憶素後,羅迅就又一次從萎靡中擺脫出來,重拾那種美妙。但是,慢慢地,回憶素的效果也出現了遞減效應,羅迅從最初的驚豔,漸漸變成了僅僅是擺脫困境,還有一種說不出的不滿足和失落感。
恰在此時,上線向她公開了小野新平的存在。
一旦得知了小野的存在,就意味著必須擔當輔導員,成為係統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