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珊瑚海】
是的,我超級超級超級想吐槽。
音樂老師偶爾會親自教我們唱歌,但更多的時候她隻是將收音機交給我們的音樂課代表,讓她帶我們學歌。
音樂課代表是TYT,而她是不折不扣的傑迷,可不巧了,那時候沒聽過幾首周董的歌的我剛好不太喜歡他,想想啊,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將一個不喜歡的人的歌反反複複地聽幾十遍唱幾十遍,這不是噩夢是什麽?
至於不喜歡周董的原因是——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沒認真聽過?
年輕一些的時候,在很多方麵都是固執的,愛恨也是分明的,喜歡一個人就是喜歡,不喜歡一個人就嚴格遵守不喜歡的規定——不去聽他的歌不去了解他有關的信息甚至連帶著如果別人喜歡他也會對別人先入為主地產生不太好的印象。
有些冥頑不靈,囿於自己畫出來的一方世界裏,將喜好厭惡分得清清楚楚,這樣做的壞處是,很多年後再回想,感覺自己總是錯過了什麽。
舉一個實例來說吧,當周董即將發布新歌,朋友圈到處都是大家緬懷青春等待新曲發布的動態時,發現自己比別人少了一份期待,當周董被嘲沒流量傑迷們被迫營業熬夜打榜刷數據時,同樣是九零後的自己即便能隨手點個讚什麽的,但更多的隻是一個看客,並不太能全身心地融入這場轟轟烈烈的“大戰”中。
周董貫穿了很多八零九零後的青春,可好像,隻是和我的青春打了一個照麵而已,不算多麽遺憾,隻是當那種被傾注了集體記憶和年代情懷奮戰的熱血精神我隻能作為旁觀者感受一二時,不免有那麽一點點悵惘。
帶有成見實在不明智,可是年少的固守己見愛憎分明也不是全然無意義的,它或許讓你片麵讓你武斷甚至延緩了你長成一個成熟大人的速度,可是它也是你的保護殼,你的內心想要討厭誰就可以去討厭誰,想要靠近誰就靠近誰,這是歲月贈予的棱角,不要擔心,它會被時間和成人世界的規則磨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