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遠亮本來習慣了每天定時的固定交流,每次都是“溫文”主動發起聊天,他便開始了一天中最愉快的一段時日,丟掉了真實生活中的灰暗。
終於有一次,“溫文”沒有如期而至。
齊遠亮有點兒坐立不安,將手機攥來攥去,打開約控,將與“溫文”的聊天記錄重新看一遍,再重看一遍。
一個中年人對一個花季少女太主動,總是有些不體麵的。他需要等待。
但在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溫文”仍然沒有音訊。
齊遠亮如坐針氈,不能繼續枯等下去,第一次主動詢問。
“你好,在嗎?”
沒有回音。
齊遠亮等待了一分鍾、五分鍾、十分鍾、半小時,沒有回音,等到晚上,第二天,仍然沒有回音。
那麽,“溫文”算是消失了。
在使用社交軟件跟陌生人的交往上,齊遠亮是老手。有的人出現了一次,又消失了,有的人出現多次,消失了,有的人幾乎無話不談了,還是消失了;有的人已經有了肌膚之親,也消失了,當然,對於最後一種,齊遠亮往往是先消失的一個。想到自己的消失都有不足為人道的理由,他就不難理解了別人的消失 。
但是,那是指別的人,別的情況。
他仍然對“溫文”有疑慮,甚至幹脆還認為這是一場玩笑,卻已經不能忍受她的消失了。
他翻看約控的各個界麵,他沒有興趣去嚐試“普通約會”界麵。他對其他軟件也再不會有一丁點的興趣了。他翻到“約會最愛”的首頁界麵,翻看那個據說隻能使用一次,而且已經被自己使用過的功能。界麵上出現提示語——“恭喜你約到最愛,祝你幸福。”
齊遠亮在公共對話框裏輸入了一個問題:“最愛消失了,怎麽辦?”
馬上有了回複,仍然是:“恭喜你約到最愛,祝你幸福。”很顯然,這是個後台存定的死板回複。在齊遠亮初入這個約控世界時,一項項、一條條的回複具體而有針對性,猶如有一個真實的人在陪伴,在輔導,現在,這樣的情形消失了,跟“最愛”消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