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年175日10:23:48:72
天空大道上遊人如織。有幾個人,然後是很多人,然後幾乎所有的行人,都停下來看這個從天而降的機器人和它帶的這個透明的彈射泡。
T此次設定的目標是讓醫生和嬰兒接觸。
它已經走了99%的距離,剩下這一段大約50米的距離,卻是最不容易走的一段。人們圍了上來看它,不是,是看彈射泡。雖然每輛車都配了這玩意兒,藏在某個地方,但基本上沒有人見過。彈射泡與什麽聯係在一起?危險。這個世界裏,意外少,危險自然是稀罕物。人們說到的危險,如車船禍、高空墜物、建築工程危險,都是老皇曆了。而現在的人們日常概念裏的“危險”,像地震、海嘯,實際上是災害。所以,大家圍觀的不是彈射泡,而是圍觀危險。彈射泡裏還有一個小嬰兒,這更吸引了人們的好奇心。他正吮著T的金屬手指,眼睛半眯著,有時懶懶地撐起眼皮,似乎對周圍的人群毫無興趣。
它走不下去了,遇到困難立即設計解決方案,是它的“天性”。設計方案有很多“法則”,這些法則共同參與方案的設計,但優先順序不同。
於是,兩個方案出現在它的腦中。
方案一,基於資源法則,動用最多的資源。在這個時間段的這個空間裏,最多的資源是人力。方案是這樣的,它向頭頂上方打出一行黑字——大白天的,隻有黑字最醒目:“這個小嬰兒快死了,你們快把他送到前麵的醫院。”人們出於同情會擁過來,把這個彈射泡抬到醫院去。一個亂哄哄的場麵出現在它大腦的預測區,人群爭相搶抬這個彈射泡。有的人跑到醫院去。T計算,到不了兩分鍾,就會有醫生們帶著一個急救架跑出來,把人群撥開。醫生和嬰兒接觸,目的達成。此方案預計耗時三分鍾。
方案二,反資源法則,動用最少的資源。它的預測場麵是這樣的:它在空中打出幾個字:“可疑病人,請散開,並致電醫院!”很快,人們就會驚慌逃散,它前麵的障礙馬上就可以清除了。會有人致電醫生,醫生們帶著一個急救架跑出來,醫生和嬰兒接觸。此方案預計耗時兩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