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日約8時
“它在鉑鼎,但我們還沒有找到它。”申舜把剛接到的訊息向聽證會匯報。“它為什麽去鉑鼎?”舒漫說。
“我們還不能確認,一切隻能基於推測,但我們找到了些有價值的東西。”申舜說,“眾所周知,鉑鼎是一座商業大廈,但關於這座大樓,我們調動一切資源,找到了些不為人所知的事。”
工作人員進來遞給申舜一摞紙質裝訂冊。“這是我們從邯城圖書館裏剛找到的絕版手繪資料。這座大樓的設計者,也是現代邯城的奠基人陸康的手繪集。他死的時間恰好是在玄柷墜河之後。實際上,他是自殺的,自殺是有損名譽的行為,並沒有公開。他去世後,兒子將他所有的建築設計手繪圖,一齊捐贈給了邯城圖書館,鉑鼎大廈的設計手繪圖也在其中。而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這些手繪圖和他提交給科學院的建築設計圖是不一樣的。這套手繪圖不僅是鉑鼎的設計圖,它是以鉑鼎為中心的邯城整體設計圖,是以鉑鼎為中心的規模龐大的地上和地下工程。
“這讓我們聯想到,他曾提出這樣的理論,在地震頻繁的時代,抗震應當納入城市整體設計考慮,而不是單一地提高一座建築的抗震性能。當時,他就提出了‘懸浮’理論:當地殼發生大規模毀滅性地震時,城市可以整體‘懸浮’起來。這樣的想法一提出來,就被認為太瘋狂。建築界出於對他的尊重,當成一種純粹的理論來對待,當他申請立項時,沒有任何機構或是公司采納這種完全基於理論的立項。
“當我們看到他的手繪圖的時候,認為他當時的確對這理論進行了精心的論證。而這種懸浮並非地震時城市向空中的懸浮,而是在水上的懸浮。寒淩河連通著數條地下河,他的方法是開鑿更多的地下河,形成一張在圓水環內的水網,他將這水環稱為‘寒淩水環’。水環網格中的地下岩層要挖空,用特殊材料進行填充,填充後的岩層可以像某種拉鏈設計,結合起來很緊密,卻是可以打開的。打開時,特殊的材料將上層撐起來,河水,然後是海水灌進來,城市便‘懸浮’起來,這不是真正的懸浮,而是利用水進行隔離。從這些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城市像建立在一個被切開又黏合的殼上,這個黏合麵是有弧度的,大約相當於球體上切出一塊薄球麵。城市作為一個整體,建立在這個球弧內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