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地震和由其引發的巨大海嘯是我們時代的標簽。我們曾有過三次冰川時代和兩次幹旱時代,後人可能把我們的時代稱為第一地震時代。一般認為月球被毀和頻繁地震兩者之間是有關係的,但另一種學說是,星球進入衰退期了。無論原因是什麽,現實是,星球進入了一個毀滅性的地震長期爆發的時代,不過人們真正認識到這一點花了不小的代價,這個代價是整個暗島被地震所摧毀。從2041年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裏,暗島數百座島嶼在百餘次強達十級以上的地震中不斷沉沒,2054年最後一個大孤島吉明島被地震和海嘯吞沒,整個暗島列島在星球上不複存在。
之所以命名為暗島,是因為它是所有的大陸中光照量最少的區域之一。暗島居民是灰發紫眸身材高大體格強健的塞爾人。暗島的光照時間過短,按說並不是星球上的理想居所,但長期居住在此的居民已適應了光照少的生活,加上他們勤勞聰慧,建立起了獨特而強大的文明,在星球文明中獨樹一幟。塞爾人也曾對上帝吝嗇劃定的這片多島多震又暗淡的土地有所怨言,在曆史上多次向低緯度的大陸遷移——采取武力的方式,在曆史上,那是僅有的可能成功的方式,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不是戰爭本身的失敗,而是塞爾人種對低緯度的氣候,尤其是強光照不適應,說簡單點就是基因上的不適應。這種基因上的不適應使第一代塞爾人無法在其他大陸獲得足夠長的壽命,所以,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守暗島。人類基因可以進行修改之後,暗島也開始研究修改適應強光照的基因,但是星球發展到這個時期,任何國家或是城市已經不能以發動戰爭解決問題了。所以,塞爾人仍然以暗島為家園,並沒有啟動人類基因改造,雖然說在技術上他們已經可以實現這一點。暗島諸城對其他移民倒是歡迎的,他們希望有外族人帶來天然的、適應強光照的基因,但卻很少有人移民暗島,那裏的光照少得可以讓低緯度的人得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