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邯城之傾

二 默契訓練

小呆是陳鯤的專屬機器人。

配發一個專屬機器人,是科學院給員工的一項工作待遇。當時陳鯤從辦公用品配置單上上百項目中看到有專屬機器人一項時,多巴胺值立即飆升;不過待他點開選項時,值數即呈自由落體狀——提供給他的都是最低價位的。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是個低檔機器人,他也應當感到滿足。如果不是沾了科學院的光,攢一輩子錢能買下一個便宜的養老用專屬機器人,就算沒枉做星球科技化樣板城市邯城的一介城民了。

不是說一個機器人的價位越高,它與主人的默契程度就越高。沒有機器人可以和人達到天然默契,說有自帶默契功能的機器人要麽是宣傳噱頭,要麽就是騙錢的。任何人都需要花些耐心來與機器人相處,不過價位越高的,和主人達成默契所花的時間越短。我們買機器人時問“靈不靈”,指的就是這個。如果它不靈,豈不煩得很?不過陳鯤就算心裏有想法,既然公家給配,隻管收下就是。當時他挑了台最不好看但有些眼緣的機器人,就是這小呆。對它有眼緣是因為它不好看,比起市場上那些身材健碩的機器人,它至少在外觀上不會讓他產生壓力,也不會因為他每日被迫欣賞標準美的事物而產生審美疲勞。說實話,他希望它醜,他可以因為醜而隨時鄙視它。於是,陳鯤讓這個像從幾十年前的漫畫書中跳出來的呆家夥進入他的生活。當時他在機器人身份庫中給它注冊的名字是小慧,但他從來不這麽叫它,就叫它小呆,或是呆子,這點它絕不會搞錯。

做完了“指揮”工作,陳鯤與這個叫小呆的機器人開始了“對話”。

機器人除了通過日積月累的經驗與主人達成默契外,還有特定的設置,以加速默契過程,叫“默契訓練”,這是一種人機對話。沒有什麽專屬機器人不經過訓練就可以達到與主人的默契,“對話”是一項固定的人與專屬機器人之間默契訓練的方式之一。它最早的源頭據說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圖靈測試,但那時候是人試機,而現在呢?是機器試人,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人機互試。在“對話”這個環節中,人和機器人都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尤其是人類,可以盡可能地發揮想象力,隨意設定場景或問題。而機器人從人類一些無規則的自然反應中,發現對方內心深處的思維慣性,探索人的心理,從而提高今後判斷的準確率,以更好地執行“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