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良發現,這個學校裏所有的人,都似曾相識。
教英語的是個漂亮的女教師,叫黃菲,也是他的搭檔——初三(1)班的副班主任。郭子良總覺得她看自己的眼神有些異樣,熱切中好像還有一絲絲哀怨。郭子良不知是不是自己的感覺出了問題。
奇怪的事接連不斷地發生:
第二天早晨,段甫發給郭子良一本厚厚的教案,說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都在上麵,讓他拿回去看看,並要求他做好期末總複習計劃。郭子良翻開教案,第一頁是隸書體的幾個大字:向學校承諾,向家長承諾,向社會承諾——畢業百分百,合格率百分百!下麵是一行小字:2000年7月26日。
原來這本教案是合訂本,教案的主人是從初一跟到初三的連任教師。而今是2003年5月,畢業班已經到了衝刺階段,他為什麽走了呢?當過教師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誰都不會輕易離開的。
他仔細翻看了整本教案之後,愈發驚詫:這本教案的主人和自己竟是如此心靈相通!無論是教學步驟還是板書設計,都如自己出手一般!他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見見這個素未謀麵的知音!
他推開教室的門,學生們已經坐好。
他走到講台前的時候,班長李放喊了一聲:“起立!”
學生們齊刷刷站了起來,齊齊地喊了一聲:“老師好!”
他點頭示意大家坐下,然後,將左手伸到講台的左上角,拿起了一根粉筆,準備講課了。他是個左撇子,一直用左手寫板書。就在他把粉筆拿到手之後,突然打了個冷戰:是誰把粉筆端端正正地放在了講台的左上角?是誰如此了解他這個罕見的習慣?
而且,這些學生的起立和問好都是他的一貫要求。現在,很多教師已經不用這種形式了,而他依然很重視師生之間的這種傳統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