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達爾文進化論有一個核心思想,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意思是,除非你有能力改變環境,否則我們隻能被環境改變。胡候從上初中起,就一直覺得這句話太在理了。這就好比上課看小說,有的學生一天看3本都沒事,有的學生剛拿出來,就成了班主任的“下酒菜”。這是為啥?說白了,是因為不了解班主任巡視的規律,也就是不了解環境。
對胡候來說,“學習”是他最陌生的環境,他自認為這輩子都適應不了,所以他早早地輟學在家,跟在父親身後討生活。胡候家住泗水河岸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胡候的父親倚仗精湛的捕魚技能,養活了一家三口。然而隨著泗水河來往船隻越來越多,水質汙染已讓很多漁民無法生存。
一度沒有生活來源的胡候,也曾南下打過幾年散工。可外地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讓胡候備受煎熬。“在外地賺的隻夠吃喝,在家裏再不濟也能糊口,如此一來,還不如回家。”想通了的胡候,決定返鄉創業。回家的路上,他又想起了那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偌大的泗水河,為何能養活別人,卻偏偏把他排擠在外?幾年前,是環境將他逼走的,這一次回來,他下定決心要改變環境。
回家的頭一年,胡候整天劃著父親的漁舟**漾在泗水河中,他東瞅瞅西望望,瞎混了一年後,終於瞅到了一個空白的商機:淺水灣。
“淺水灣”對外地人來說,可能很是陌生,而對那些常年漂在河上的漁民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地方。以泗水河為例,它的河床呈倒梯形分布,越是靠近岸邊,水域越淺。當地的漁民按照深淺,把泗水河分為4個區域:最靠近岸邊的叫“近水灣”,輻射範圍約在20米;再深一點兒的叫“淺水灣”,輻射範圍在30米左右;再往後的分別叫“深水灣”和“中心灣”,這兩個區域算是泗水河吃水較深的地方,輻射範圍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