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陳飛先進事跡報告會即將召開了,市局大院到處都張貼著海報。報告會定在周五十四時在市局會議樓的中心會議廳召開,屆時將有上千人前來參加。譚彥圍著會議廳走了三圈,還是覺得心裏不踏實,又吩咐小曲再次測試音響效果,直到滿意才作罷。為了這場報告會,他可謂是施展出全部才能。在陳飛犧牲之後,譚彥起草並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向陳飛同誌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局民警向陳飛同誌的愛崗敬業、忠誠履職進行學習;又帶領宣傳處成員組織了由陳飛生前的領導、同事、轄區居民和妻子組成的先進事跡報告團,從不同側麵講述陳飛的先進事跡;還請專業公司製作了陳飛事跡宣傳片,在市局門前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裏麵以碎片化的模式全方位地展現了陳飛的先進思想和奉獻精神;最後連市局的文藝骨幹也不放過,他讓老趙負責,發動市局的書法、繪畫愛好者,以英雄本色、責任擔當為主題,集體創作了“陳飛同誌生平事跡展”,保證各級領導一進會議廳就先能看到二十餘幅精心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老趙不是說了嗎?不光有情懷,還得有文化,所以文化的事情自然就要交給他。
在報告會前,譚彥再次向郭局匯報了會議流程、人員安排、宣傳重點和會後活動,又再次完善稿件,精雕細琢。他不但通過郭局請來了省裏、市裏的主要領導,還請來了三十餘家新聞媒體,又大膽嚐試,請來了十多個自媒體和網絡直播平台。這場報告會,幾乎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對於一個警察英雄的宣傳造勢在海城市可謂空前絕後。炮架好了,也已裝彈完畢,隻等時間一到便可綻放出燦爛的火花。譚彥等待著,反而覺得度日如年。
下午一點,距離報告會開場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譚彥已經早早來到會場。他讓小曲、小劉等人將匯報稿整齊地碼放在前排的領導席上,甚至還給每個領導準備了紙巾。他期待著這場激動人心的報告會,仿佛這場報告會不是給陳飛做的,而是給自己做的。他又與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成員逐一過稿,與陳飛的遺孀馮霞單聊。最初馮霞對於參加報告團是拒絕的,但禁不住譚彥的軟磨硬泡和利益**。她是那種耿直的女人,不像其他家屬那樣在陳飛犧牲後整日昏沉、哭哭啼啼,而是有層次地向市局提出要求,甚至有點軟硬兼施。所以譚彥沒有像其他幹部那樣安撫馮霞的情緒或者說一些大道理,而是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直陳她參加報告團可能帶來的好處:一、協助宣傳處盡最大力度解決陳飛同誌的榮譽申報;二、爭取解決陳飛家屬的實際困難,比如孩子上重點學校的要求;三、以報告會為載體,讓更多人知道陳飛的事跡,增加會後捐助款項的數額。這三條意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大概是沒有人會拒絕的。所以馮霞最終答應了譚彥的要求,但她卻沒想到,譚彥會要求她朗讀陳飛給兒子寫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