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他的心理醫生,您是如何評估張勁風的精神狀態的?他有沒有自殺的傾向性?”
“他在得知病情的初期,情緒是很低落,但還不至於自殺。後來,經過疏導,他的精神狀態大為好轉,比較冷靜地麵對現實了。”
“按理說,張勁風是經濟狀況極好的那類人,得病之後為什麽不積極治療,應該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或者藥物,作為心理醫生,您是如何評估這個現象的?”
“他的病比較特殊,沒有治愈機會,想必兩位也走訪過他的主治醫生吧?”
“從治療的角度了解過,心理方麵就需要請您透露一些。”
“原本這些都屬於客戶的隱私,我是不應該對任何人講的,可偏偏是這個結果。”那女子的目光看向一側,略帶遺憾地繼續說道:
“他的腫瘤長在腦子裏麵,腦幹處,還是惡性的,治療藥物作用很微弱,為了達到治療效果就要加大劑量,這樣一來會讓整個人虛弱得很快。
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手術切除,但腦幹這個部位是人體最重要的生命中樞,成功切除的幾率不足百分之五。同類疾病,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沒有比較成功的報告。”
“所以,他放棄了治療?”江美妍問道。
“是的,最終決定放棄。”
“決定放棄治療之後,他的心態是怎樣的?”她繼續詢問。
“比較平穩,他是我見過的,最能冷靜麵對死亡的谘詢者了。”
“冷靜麵對死亡?”
“是啊,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可是,據我們了解,他在春節前的幾個月時間裏麵,情緒還是有些波動的?”
“邵警官是指他在微博裏麵發布的信息吧?”
“嗯,對。”
“他的情緒波動源於其它事情。”
“其它事情,具體情況您了解嗎?”
“源於,不能再要第二個孩子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