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晚集市如林,上國流傳直至今。青苧受風搖風影,絳紗籠火照青陰。樓後飲傘聯遊袂,湖上歸人散醉襟。圜圚喧闐如晝日,禁鍾未動夜將深。
——明·高得暘《北關夜市》
在山中被黑牛牽著鼻子兜兜轉轉了幾個鍾頭後,老韓等人終於在日暮時分來到了一座山門前。所謂山門,不過是用兩根粗大的毛竹,中間架著一塊竹匾,竹匾上是四個矮胖敦實的隸書大字——眾妙之門。
山門兩側是密密麻麻的竹林,阻斷了斜射的夕陽。偶有風過,竹葉沙沙,便透出幾分玄靜森然來。騎牛的道童已不見蹤影,那向導不知為何再也不肯往前走了,連剩下的錢都沒拿,急急忙忙的告辭不見。
“阿哥,這地方涼颼颼的,我們還進不進?”一個小弟搓搓胳膊。
“來都來了,當然要進!”老韓是見過世麵的,知道那些不在江湖上行走的道士,很多都會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躲起來修煉,想來這裏也是一處連當地人都不知道的世外之地。竹影婆娑中,隱約有屋宇在前。
“走!”老韓打了個響指,帶著小弟們穿過山門,向前走去。
百步之後,老韓等人終於來到觀前。與紅頂黃牆的寺廟不同,這座道觀以青磚為牆,黑瓦為頂,觀門隻有一道,匾額之上依舊是三個隸書大字——披雲觀。
一個小弟探頭朝敞開的觀門裏張望一番:“阿哥,好像沒人。”
“進去看看!”另一個小弟主動走在最前頭。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大殿中傳來清朗的誦經之聲,緊接著便是一記磬響,餘音嫋嫋,繞梁不絕。
“裏麵有人嗎,快出來相見!”一個小弟嚷道。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那聲音繼續道,又是一記磬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