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幢寺。
這是長安城南郊較為有名的一處廟宇,終年香火鼎盛不絕,其方丈慧遠大師更是德高望重,深受民眾愛戴。
法幢寺規模不小,從外麵向裏麵看,前麵是主殿,是平日裏供香客瞻仰的地方。往後是放生池、鍾樓、鼓樓和紫竹林,然後便是新建的千佛殿。千佛殿後的主院有兩進,一個是大雄寶殿的院子,再往後則是九層的藏經塔。主院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跨院,西側是僧人的生活住處,東側則是禪房和一個菜園。菜園旁單獨辟了一間小屋,是個藥堂。
此時,正有兩個中年和尚在大步走著,一個瘦高,法名靜安,一個矮胖,法名靜雲。兩人頭也不抬,氣喘籲籲地往寺廟裏走去。他們肩上各自擔了兩桶水,想是用來做齋飯的。
二人彼此之間也沒有多少言語,將水擔抬進去的時候,見慧遠方丈正從大雄寶殿裏走出來,他的手裏還端著一個木碗。
“靜安、靜雲,快些隨為師去藥堂。”慧遠一邊走著,一邊招呼他們把水桶放在原地。
靜安道:“師父要去藥堂,莫非……”
“沒錯,前兩日救回來的那個小娘子昏迷後又醒了,看來是在慢慢恢複。”他指了指藥碗,“再喝些藥湯,應該很快就能下地走路了。”
靜安和靜雲二人應了一聲,隨慧遠往藥堂的方向走去。
法幢寺的藥堂平日裏除了滿足寺廟僧眾所需外,偶爾也會救治一些外來人。因為在法幢寺附近,常會出現上山的百姓和香客意外受傷的情況,僧眾發現後便會及時將他們送到藥堂醫治和療養。長安城的百姓對此事都是知道的。
藥堂的主廳內擺放著密密麻麻的藥櫃子,布置和普通的病坊差不多。東西兩側各有幾間收拾齊整的屋子,是用來臨時治療傷患的地方。
慧遠徑直往東邊走去,那間屋子的門是打開的,靜安和靜雲也跟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