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內瓦人,我的家族是共和國的望族。我的祖先世代為公使或行政官,家父也擔任過數次公職,贏得榮耀與美譽。他正直而且勤政不倦,認識他的人因此對他頗為敬重。他年輕時都忙於政事,並因種種原因而未早婚,直到中年才娶妻生子。
家父的婚姻狀況顯示了他的性格,因此我得談談他的婚姻。他有位密友是商人,原先富裕興旺,經曆諸多不幸而家財散盡。這位先生名叫博福爾,他性情剛直自負,無法忍受在從前擁有地位與榮耀的國家中貧困潦倒。他清償債務之後,便以最有尊嚴的方式和他的女兒到了盧塞恩城,默默無聞地過著清苦的日子。家父對博福爾懷抱著最誠摯的友情,見他遭遇不幸而避世隱居,深感痛心。他朋友出於自負,做出有違他們友情之舉,令他悲傷莫名。父親立刻著手尋找博福爾,希望說服博福爾借著他的信譽和協助東山再起。
不過博福爾銷聲匿跡得很成功,家父花了十個月,才找到他的住處。他住在羅伊斯河附近的一條陋街上。家父欣喜若狂,匆匆前去,但他進門後,迎接他的卻是悲慘與絕望。原來博福爾破產後隻留下一小筆錢,勉強能維持幾個月的生活,他希望未來能在商家找到稱頭的工作。然而這段時間,他卻未采取任何行動,並且因為有空沉思過去種種,而讓內心的悲傷更為深沉,最後便完全沉浸於悲傷之中,三個月後便病倒在床,無力行動。
他的女兒孝順體貼地照顧他,卻絕望地發現他們所餘不多的財產持續減少,沒其他辦法維持生計。不過凱洛琳·博福爾擁有非凡的性情,遇到逆境而能心生勇氣。她找到簡單的工作;她編織麥稈,以種種方式設法得到微薄的報酬。
如此過了幾個月。她父親的病情每況愈下,她花了更多的時間照顧他,能維生的工作更少了。第十個月,她父親死在她懷裏,而她淪為困苦的孤兒。最後這一擊打倒了她,家父進房時,她正跪在博福爾的棺材邊悲泣。他像守護天使一般來到可憐的女孩麵前,而她將自己交給他照顧;埋葬朋友後,他帶她來到日內瓦,托一位親戚照顧她。兩年之後,凱洛琳便成為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