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鋼鐵黎明

第86章、熱不熱?

休息到下午一點半左右,哨子重新吹響,睡得迷糊的士兵們醒過來,操起鐮刀戴起草帽繼續勞作。哪怕日頭極曬,正當酷暑也不能繼續午休。熱?熱又能怎麽樣?收獲就是任務,收獲就是命令,熱?想想前線廢墟打巷戰的同基地戰友?不想想在西線漫天黃沙裏堅守的哨兵?,把手頭工作換換,看看他們願意不願意。

當然士兵們沒誰喊熱,不僅僅是意誌力和紀律性的問題,而是他們確實沒感到熱不可擋。

與沈如鬆一樣,連隊兵員幾乎百分百來源於地下城,要麽是龍山,要麽是昌都,或者是上述兩個地下城的分支防護所,並沒有地表人,全是生在黑暗裏的地下公民。

地下城嘛,除了壅塞擁擠這個最直觀特點的外,就是熱,很熱,以龍山地下城為例,核心區處在地下700~1000米之間。按照地溫梯度,即每下降100米,溫度升高2.8~3.5攝氏度的數值去計算,龍山核心區的均溫達到36~42攝氏度。

這種溫度勉強算適宜生存,然而地表溫度可以這麽高,畢竟地球不加蓋,可以通過空氣循環散熱。地下通風惡劣,熱量隻會越積越高。

所以在一開始設計建造地下城時,工程師們就非常注重溫度控製問題。通過對複雜繁密的通風管道的巧妙建構,有效進行了導風引流,用溫差模擬出了自然風進行空氣流動。同時,大量的空氣壓縮機布置在地下城各處,無時無刻不進行空氣交換。以及龍山下的暗河補充水汽、定期抽濕、穹頂結構等等手段去嚴格計量控製地下城的溫度。

各地下城的穹頂都非常高,不單單是因為加裝全息日光係統和工業輸入的考慮,也有匯聚輕質水汽向心集聚到穹頂中央的想法,通過人工增減壓,剝離走沉降到建築區的不利氣體,從而避免過度濕熱。

這樣的設計導致了地下城的奇觀—地底暴雨,短期的降水量及其大,幾分鍾的特大暴雨反而是地下城居民的狂歡,畢竟下場雨解解暑沒什麽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