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打算。”沈如鬆回道。
其實許博文問考不考軍校基本上是屬於說廢話。先不提沒上過軍官速成班或者正經軍校的軍人很難晉升到少尉這一截,肉眼可見的軍官待遇誰不想要?普通的義務兵、誌願兵也就罷了,畢竟許多人統一考試的分甚至達不到士官學校,不然也不至於做大頭兵。士兵考軍校一是推薦名額少,二是難度大,三是沒時間。每天搞完訓練累死累活再犧牲休息時間去複習軍事課程?這可不是文科類隻靠死記硬背就成的,光一個彈道函數計算就夠讓人撓破腦瓜了,會就是,不會就是不會。
士兵是一碼事,士官又是一碼事。雖然說沈如鬆掛著下士銜,本質上依然是職業士兵,不過他相比較於普通士兵最大的好處便是,他有一個士官學校的畢業證,等同於專科。
在如今極其嚴密的計劃經濟的資源匱乏時代裏,大多數公民隻擁有中學文憑,在十七歲時必須服役,在五至七年後複員,再參加國家安排的技能培訓,取得技校文憑,再被安排去某個設施維護所作為維護工,或者是流水線工人。極少數人才得以闖過獨木橋,錄取進大學本科、軍事院校,前者獲得服役豁免,並在畢業後分配到令人豔羨的工作,後者服役時最少授予少尉軍銜。
例如眼前的許博文,他現年二十一歲,畢業於第二步兵學院,有這層身份,一路平安哪怕是熬資曆,以上尉軍銜退役是板上釘釘的事,有機緣的話,中校也不是難事。
但是沈如鬆就比較難了,當年統一考試時以幾分之差與軍校失之交臂,政策禁止幅複讀,便隻能上了工兵士官學校,到部隊後隻給予兩次考軍校機會。前提還的是服役滿三年後才允許考,而且年齡滿二十五周歲便失去資格。等於說,他要到二十三歲才能考,二十三、二十四各一次,然後自動失掉資格。